华娱之大片时代_第322章拍出想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2章拍出想拍 (第2/2页)

了神坛,但老谋子始终是个异数。

    无论好坏,《英雄》开启了大陆电影的大片时代,以及创下了千禧年的票房纪录,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再加上金熊、金狮,还有东京电影节的影帝,无论票房还是荣誉,老谋子一个人就足够将六代导演集体按在地上摩擦。拿着这个说一句“第六代不如第五代”有多少人敢反驳?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第六代比不过第五代,对下面还是有着心理优势的,就算是冯裤子都不被他们放在眼中,票房再高,能比得过他们的艺术?

    可偏偏凭空杀出来一个李旭,论票房,国内有8亿RMB的纪录,北美有1。5亿美元的纪录。论荣誉,一个戛纳最佳导演,足够将贾科长他们按死了,更何况还有奥斯卡提名。

    “第六代不仅不如第五代,连第七代都只能仰视”的这个事实,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所以李旭这话看似谦虚,但只要稍微有些头脑的人进行一下对比,就会明白他到底是在说什么了。

    其实,这都还算好,不管怎么说,贾科长这些人也是北电出去的,李旭好歹要给母校面子,更何况,那些更有攻击性的话也不适合今天说,今天说了顶多就是登在校报上,起不了多少作用,怎么比得起当众将他们脸抽肿效果更好?“李学长,你觉得商业片和文艺片,哪个更重要一点?”接下来有人如此问道。

    “我认为不分高下,”李旭同样是有准备的“事实上,我要纠正你们一点,在国外是没有‘文艺片’这个概念的…”当下又将类型片的来由讲述了一次。

    “所以,《四百击》是剧情片,《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橙》是科幻片,而《霸王别姬》是剧情片和爱情片。”李旭继续说着。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不要落入商业片、文艺片的桎梏之中,这没有什么意义,丰富我们现在的电影类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李学长,就算是类型片,也有偏商业和偏文艺的吧?难道我们不应该有身为电影人的坚持吗?”

    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地追问道。李旭抬了抬眉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确切地说,是偏大众化和偏小众化,大众化的电影更适合放在电影院里…

    注意,是‘更’哦…尽可能吸引多的观众进电影院,而小众化的电影更适合在家里,独自一人或约上几个朋友反复品味。

    前者更容易刺激肾上腺素,更容易赚钱,后者更容易在高层次的精神层面引起共鸣。”说到这里,他竖起手指,阻止了想要发问的人:“不要耻于谈钱,没有钱,就制作不出好的电影,就算是Dogma95,也是需要钱去实现的。中国是大国,电影产业自然是要向大国学习的,我们之前学苏联学到了包销制,虽然的确培养出了不少出色的导演,但也有很多人因此不思进取,反正不管怎么拍,都有国家兜底。现在市场化了,那就必须扭转这些观点,以赚钱为第一要务。”说到这里,他张开手在空中虚虚地按了下:“我知道你们还想说什么。

    但是,不想谈铜臭,就得将自己关到象牙塔里,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你们能一辈子呆在象牙塔吗?想要出来,那就必须谈钱,谈盈利。美国人是怎么做的?美国人用大投资、大制作赚全世界的钱。

    然后投给那些可能亏本的,却能真正促进美学进步的先锋艺术片。管仲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才会去追求真善美。

    精神粮食同样是粮食,只有在肾上腺素的刺激被满足了,甚至多出来了,让人厌倦了,观众才会去提高自己的审美,去真正体会和理解那些充满了美的作品,以及给那些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的导演捧场,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可是,李学长,不能坚持艺术,以后还能有谁来继承呢?”下面还是有人这么问。“艺术是不会死的,”李旭笑了笑“只要人还在,只要文明还在传承,人们对美的追求就不会停止,艺术或许会断档,但绝对不会死去。

    你们看,连冯导演在拍够了娱乐大众的电影后,也会去制作能够展现他内心美学的作品。”低低的笑声响了起来。

    关于冯裤子那部《夜宴》的四不像评论,最初就是从学生们这里流传出去的。李旭依然毫不在意:“所以,当你们走出校园之后,要么对投资者负责,拿他们的钱拍出能够赚到票房的电影,等有资历、有名气之后再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资,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要么就投身于小成本电影,用最少的资金,制作出最符合你心意的电影。”顿了顿,他又扫了一眼礼堂里听得出神的年轻人:“我个人建议选择前者,只有当你充分经历了讨好观众的过程后,依然能坚持自己的审美,拍出想拍的,又能让人动容的作品,你才算有资格踏入大师殿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