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恐文章不得意 (第1/2页)
第57章 恐文章不得意 地下已花干。到开城之时,竟好走了,方才桥边豆腐店内起来磨豆,我叩门进去,与他十文钱,浼他家烧了两碗茶,我已偏用了,小娘子可用了这一杯。”月华谢之不已,生春放在阶沿上。 月华取来吃了,把碗仍放在地下。生春取了,拿去还他。月华自言自语:“好一个至诚人,又这般用情,好生感念。”去了一会,叫道:“小娘子,城门开了。陪你进城去罢。” 月华应了一声,生春取了衣服,穿着好了:“请小娘子先行,小生在后奉陪。”竟像《拜月亭。旷野奇逢》光景。 二人进了城门,月华道:“先生高居何地?”答曰:“登云桥边。娘子尊居在于何所?”答曰:“一亩田头。”生春道:“既然,待小生奉陪到门首便了。” 月华道:“恐不是路,不敢劳。”柳生道:“不妨,娘子夜间单身行走,忽然而去,也不放心。”二人过了仓桥,不觉已到门首。月华道:“这边是也。”连忙叩门,似有人答应一般。生春道:“小娘子告别了。” 月华道:“先生且住,待开了门,请到舍下奉茶。”生春道:“不劳了。”一竟走了去,只见里边答应的,是王有道的妹子,年纪一十八岁,唤名淑英,尚未有亲的。那时节家人小使俱睡熟的,他自出来,听看是何人叩门,只见月华又叩两下,淑英又问:“是谁?”月华说:“姑娘,是我。”淑英问:“是嫂嫂么?” 月华道:“正是。”淑英起拴,开了道:“嫂嫂为何连夜至此?”月华进门,在灯下与姑娘施礼道:“一言难尽。”又问:“哥哥可在家否?”答曰:“他在馆中。” 月华拴了门,拿了灯进内坐下,道:“小使们为何不起来,倒劳动姑娘。”淑英说:“想都睡熟的,奴听见叩门起来相问,若是别人,自然他要去开。 见是嫂嫂,故此不叫他们了,嫂嫂果是为何这般时候,独自你回来?必有缘故。”月华说:“有一个人同我来的。 我一夜不睡,身子倦极,待我去睡一睡,明日起来,与你细说。”二人各自回房。月华展开床帐,一骨碌扒上床去,放倒就睡去了,他一灵儿,又梦在亭子中。见本坊土地与手下从人说:“柳生见色不迷,莫大阴骘,快申文书到城隍司去。” 醒来却是一梦。想曰:“分明说是柳生,不知那人姓柳也不姓柳,也不知是我这一桩事,还是别家的事。”天明走了起来,姑娘进房叫:“嫂嫂起身了。昨夜回来,毕竟为何?” 月华道:“姑娘说来好笑,那日天气热闹,我恐哥哥在家要换衣服,一时便要回家。小使叫轿许久不来,我心焦不过,随唤船来,满拟到城门边上岸,走回家罢。船到门头天色尚早,走进城来,恐遇亲邻不像体面,不如在亭子上少坐,待天色傍晚回家也不打紧。实时上岸,一进亭子,天雨如注。 恰好一个少年撞将进来,见他欲待出去,雨似倾盆,只得上前施礼。初然我还不慌,向后来天黑将起来,十分烦恼。又恐少年轻薄,急也急得死的。向后天晴时节,城门已闭。 这番心里跳将起来十分,又恐那人欲行歹事。谁知一个柳下惠,一毫不苟轻觑。他倒走了出去,直至四更,往做豆腐的人家,又去将钱买茶请我。他把那茶杯至至诚诚,放在地下,后来开了城门,他又送我到门首方去。”淑英道:“这个人那里人氏?” 答道:“问他说住居登云桥。”淑英又问:“姓名可知么?”月华道:“说也可笑,方才梦睡里,又在亭子上,见一老者,自称本坊土地,分付手下道:‘柳生见色不迷,莫大阴骘,快申文书往城隍司去。’”淑英道:“这样姓柳了,莫非是柳下惠的子孙。” 二人正在相笑,只见孟家一个小使,拿了一只皮箱,一个果品肴馔道:“娘亲昨晚正要赶来,倒是娘说此时想已到家了,明日早些去罢。故此五鼓就起来,到得亲娘这里。正要进来,见亲娘和姑娘在此说话,我听见说完了,方敢进来。” 月华道:“方才这些话,作可听得全么。”小使道:“亲娘上岸,往亭子里坐。遇见姓柳的,都记得的。”娘道:“出月十五,娘四十岁,亲娘晓得的,要接姑娘同去看看戏文,叫我与亲娘先说儿声。” 淑英道:“原来如此,待我做一双寿鞋送来。”月华道:“你往厨下吃了水饭,回去拜上爹娘,不须记挂。”小使应声,厨下去了。 月华治妆已毕,叫人分付些肴果,送与丈夫书馆中。又作一书云:“母亲寿日,可先撰了寿文,好去裱褙,恐临期误事。”王有道见书,方才记得道:“也是不免之事。”晚间就回来宿歇。并不知避雨之事。 过了两日,又到书馆坐下。月华一日见天下雨,触目惊心,做诗一首,以记其事:前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