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章想必然要来 (第1/2页)
第56章 想必然要来 接徐希到家坐下,妻子整治已完,摆将出来,二人对饮,徐希已醉辞归。史温道:“徐相公,我有薄意送你,在一朋友处借的,约我如今去拿,一来一去,有十里路程。你宽心一坐,好歹等我回来。”说罢把门反叩上,竟自去了。 不移时,走出一个妇人来,年纪未上三十岁,且自生得标致。上前道个万福,惊得徐希慌忙答礼。 那妇人笑吟吟走到身边道:“相公莫怪,我丈夫不是借银子,因无处措办,着奴家陪宿一宵,尽一个礼。丈夫避去,今晚不回了。”徐希听罢,心中不忍闻,立起身道:“岂有此理,没有得与我罢了,怎生干这样的事。” 竟去扯门,见是反扣的,尽力扯脱了扣,开门一竟去了,次早,史温归家道:“徐相公去了未曾?”妻子道:“昨晚你转身,我随即出来。 言语挑他,不肯干着此事。竟自扯脱了门去了。”史温顿足道:“怎好,今番定要起解了。”忙赶到兵房,他见徐希道:“兄的文书,今早已签押了,已自绝去了,放心。”再不答话,竟往县外去了。 只因他一点念头,后来进京,在工部当差,着实能干,恰值着九卿举荐人材,大堂上荐了他,就授了兵部武库司主事。 任部数年,转至郎中,实心任事,暗练边防。宣德十九年朝议会推,推他为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签都御史,巡抚甘肃等处地方,从来三考出身,那有这般显耀。只因不犯邪色,直做到二品。有一个对联:徐希登二品,商辂中三元。 天下第一件阴骘,是不jianianyin妇女的事大。如今且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本学一个秀才,姓王名有道,年纪二十五岁了,十五岁入学,二十岁上帮补,学业充足,人有期望的饱学,娶妻孟月华,小他两岁,又是才貌全兼的一个妇人。 他父亲孟明时,一个大财主,独养女儿,十分爱惜,如同掌上明珠。夫妻二人,十分相得,此时三月初的清明节近,孟明时住在湖市新河坝边是日清明,着人进城接了女婿女儿,往玉泉上坟祭扫。 湖船住在昭庆寺前,两边都到齐,下了船,撑至徐大河头。上岸竟至坟上,列下祭礼,男男女女,拜拜扶扶,忙了一会。 只见那日南来北往,祭扫的人络绎不绝。有赋一篇,单为清明而作:匆匆时晚,更消风雨几番。寂寂寒食,惟见梨花数树。醉易忘老,醒难别春。 闲愁不为吹除,佳节岂宜抛掷?尔乃单衣初试,新火乍分。野老壶觞,逐队也能上冢。农人荷笠,乘时且复烧金。 翁仲解言,见兴亡之有数。铜驼有恨,识岁序之不居。纸灰随蚨蝶而飞,麦菊为乌鸟所啄。长秋广陌,喧传蹴鞠之郎。绿树红搂,困打秋千之女。村村插柳,在在闻莺。非凭 花下之歌,酬送杯中之物。儿童借问,不知几个垆头。糕胜相遗,自是三家村里。宿雨林香难舍,豪气鸟语犹娇。刺夫荒婿,何曾恸哭能开。拂面红尘,尽是寻芳归去。正是:棠梨花底哭声闻,纸作钱灰伴蝶群。间却蓝溪先垄在,年年看吊过山坟。 那孟家一班人,吃了午饭,依先往徐大河头下了船,撑到岳坟湖口住了,男男女女一班儿,走到岳王殿上朝王施礼。前殿穿到后殿,东廊绕过西廊,出了环洞门,又至坟园里。 看了尽忠报国四大字,分尸桧树两边开。又到坟前,看那生铁铸成的秦桧,长舌妻跪在地。又往饲堂内看鳌山走马灯。出了祠外,徐徐的步下船来,重新出了跨红桥,傍着苏堤缓缓而行。说不尽游人似蚁,车马如云,穿红着绿,觅柳寻花,十分有趣。正是:娇红掩映,嫩绿交加。 如西子之浓妆,似张郎之年少。两边笑脸,总是媚人。数尺柔枝,已堪藏鸟。步步怜香不去,时时带月来看。院落深沉,闭平阳之舞杖。楼台彩画,宴少室之仙妹。 而净不染尘,恍疑出俗。暖风迟日,若税子之精神。娇鸟游蜂,似留秾之欢笑。巧思引来吹笛,曼声闻是踏歌。固知白昼易消,惟肯坐闲半日。青春最好,决胜千金来降。人意忽逢马上,坠钗去恋香魂。更就花间秉烛,若待世吉无事。难应夏复为春。 扑蝶多情,绿树更听黄鸟啭。看花不语,白头非是翠娥怜。游之不已,难舍难去。那夕阳西下,眉月东生,未免归家,须臾到了昭庆寺前。这月华母亲张氏,要同女儿回家去住,与女婿说了,王有道说:“去耍了几日,便回来是了。” 王有道进了钱塘门,独自归家。孟家一班,竟由松木场到了家。这孟月华在父母家,生生快活,住了十余日,不觉三月十五了,天气闷热起来。 他便想丈夫在家热闷,单衣在家箱中,钥匙又在我处,恐怕要穿,一时焦燥起来,未免怨畅着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