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动辄灭门灭户 (第1/2页)
第275章 动辄灭门灭户 但是,儒家一家独大,成为唯一的统治集团那就不好了。失去了法家的精髓,这个民族就会变得害怕改革和变动。没了墨家的大师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人去推动了。当纵横家的天才们消失在政坛上。 那么,外交与国际上的沟通就会越发闭塞、保守、僵硬。当兵家变成兵痞,名将帅才就只能看老天的意思,战略与战术就会混淆。 至于没了罢黩百家独尊儒术,什么思想会混乱,什么文化会没人传承,这一点,他根本就不在乎,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墨家什么都好。 就是有点太过于圣母了。传闻当年的墨家子弟从来不穿鞋子,向来都是光着脚的,这还不止,每次领了薪水。 他都会跑到大街上,分发给路人、乞丐,还会时不时的跑出去指导农民耕种、传授农具的制造和维护技术,有时候甚至就几个月都蹲在乡间,跟农民们同吃同住。 这种接地气的做法很好,只是跟其他的学派想要高高在上比起来,简直是一种蒙羞!因此才会被敌视,有些可悲,也有些可叹。 ***自从之前陆明任用马钧之后,马钧又带来了一些墨家子弟来帮忙。贾诩回到陇西后一直都是按照陆明的吩咐,稳定局势,发展科技和屯田,以贾诩的智商,哪怕是没有兵,也可以维持的了,更何况还有周泰护卫,招募了五千乡勇训练成士兵,防守有余。 墨家子弟有着独特的联系渠道,这半年来,到陇西的墨家子弟从二三十人增长到了三四百人,这已经是极限了,整个墨家学派遗传下来都没有多少人了,还有一些在观望,或者在荆州和交州、江东这些偏远之地。 名声还没有打出去,无法招揽到更多人才。这也足够了,因为可以教导,所以只要人口多,其他的并不是什么问题。传承是要教学,而不是招揽现有的。马钧这次带来了两百人,就是为了响应陆明的号召。 对于一个沉迷木工的人来说,有人表达对他的肯定,而且不善言辞的他可以得到重用,这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家里的长兄也想要他搬回去住,想想自己被嫂子赶出来的画面,心有余悸啊。 “将附近的鸭子都聚集起来,流民也编排好,让他们开始屯田,附近一定要种树,只有种树才不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搭配化肥,以后一年两熟都不是问题。鸭子放到河流和农田附近,可以吃虫子,保证粮食不会减产。” 陆明一点一点的传授自己的经验,鸭子需要特定的工艺厨艺才能做的好吃,不过穷苦人家不怎么介意。 比起家鸡来说,鸭子始终是有着一股子的腥味sao味,不过鸭子的作用还是生物防治,并非是用来吃,原本有些不屑的墨家子弟都开始打起精神听讲,农家已经消亡,被并入了墨家,因此墨家也会研究农业,听到陆明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 “这次我们要做的就是平息在安定郡蔓延的瘟疫,大家要记住一点,以后勤洗手。喝水必须要喝煮开沸腾过的水,没有煮过的水不能喝。马钧,你要指派人来挖掘沟渠,保持沟渠的畅通,我会拨给你五千人还有相对应的物资,不能有积水,减少蚊虫叮咬可以有效阻止传播。” “瘟疫不可怕,只要吃饱喝足,注意卫生,就可以。这次你们做得好,等到瘟疫平息了,我会开设学院,让你们进去担任老师夫子,去教导学员。未来还能开坛演讲,重振墨家学说就看你们的了。” 陆明继续的画饼,这对于所有的墨家子弟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拒绝,无法拒绝的好处,在汉武帝之前,黄老学、法家、墨家、纵横家甚至农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