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4页)
掌心,再用力一扯,就把她给带进了自己怀中。 孝安的反应则更快,仿佛早就计画好似的献上红唇。马上让司奇忍不住将她推倒到床上去,再用自己的身子牢牢的覆盖着她。 唇舌的交缠,根本不足以宣泄他们对彼此的眷恋,孝安的纤纤十指穿进他浓密的发问,恣意搓揉,如同他在她背上不断摩掌的双掌。 身分的对立、敌我的分界、罪恶的阴影,在身子紧贴到几乎不留一丝空隙之际,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 比起昨天以前,在极限边缘奋战的悲哀挣扎,和明天之后,又得在现实外环编织的虚幻梦想,孝安发现自己更想要拥有能够用身体感受到真实的现在。 而所谓的“真实”便是眼前这个男人,这个虽然什么都没说,她却已经完全明白他的心意的男人,这个二十六年来,首度真正进驻自己的芳心。从此并一再长驱直人的男人。 或许日后她将为此而付出庞大的代价,但在彻底沉醉于他的疯狂亲吻与火热拥抱中的孝安,实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就在孝安彷如置身于一团火球当中,脑袋也只见一片火红时,司奇却骤然抽开了身子,令她觉得无限空虚。 “司奇?一她一双眼睛迷述蒙蒙,彷佛还找不到焦点似的仰望着他。 “我的天啊。孝安,”他在她的眉心问啄吻了一下。“你再继续这样看着我,我就真的会什么事都没办法做了。” “是吗?”孝安露出娇俏的笑容说:“包括让我一样意乱情迷的事在内?” “不要试探我,女警官。” 一句“女警官”正似一盆兜头淋下的冷水,马上让孝安清醒了大半,而由她的表情看出端倪的司奇,眼神也随即黯淡了三分。 在一段长长、几乎要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翻身坐起的司奇才问疽:“你这里应该有急救箱吧?” “喝了优碘,就能够忘掉我们之间的事?”孝安讥刺着说。 司奇不禁摇头苦笑道:“令尊知道你没靠嘴巴吃饭,真的很可惜吗?” “我妈说家里有个学法律的人就够了。”至少斗嘴可以冲散两人之间刚才缠绵的气氛,所以孝安倒也不介意多说两句,并起身进浴室去把急救箱掌出来。 “坐到我前面来。”司奇接过急救箱,放到身旁后打开来说。 “你在故弄什么玄虚?” “我叫你坐下来,”司奇不由分说的拉她坐到他两腿间的地毯上后,再轻轻抚摩她的脖子说:“这么长的一道血痕,难道你都不觉得痛?” 经他提起,再用黄葯水消毒,孝安才首度想起刚刚秦胜晖拉断她的项链时,曾经连带弄伤了她的脖子,司奇之所以会突然打住。想必也是因为沿着她的下巴往下吻时,正好看到了伤痕吧。 “我们做警察的,哪里能够这么娇弱。”不愿意承认是因为两人的亲密,使她浑然忘我,孝安于是嘴硬的说。 专心帮她上葯的司奇,口气却突然转为冷硬。“下次再让我碰上秦胜晖,一定要他伤得比这十倍严重。” “然后被他冠以袭警的罪名?” “你刚刚拚命拦着,不让我揍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难道我还会护着他那种烂男人不成?他那套台词,骗不骗得过别人,我是不晓得,但讲给我听呢,就铁定只会落个比笑话还不如的下场。” “他到底跟你说了什么?” 孝安马上把秦胜晖的“诚意”当做笑话一样的覆述给司奇听。 但司奇并没有露出一丝笑容,反而郑重其事的对她说:“以后尽量离他远一点,秦胜晖是个远比你所能想像的,都还来得危险的人物。” “只因为他已婚的身分?”孝安抬起头来,斜睨了他一眼。“比起你‘以暴制暴’的作风,我觉得他已经算是十分安全的人了。” “如果你有跟我一样的成长背景,就不会觉得以暴制暴有什么不对了。” “哦?”孝安仰头靠在他的腿上,双手则抱住自己屈起的膝盖,像一对闲话家常的恋人那样问他。“你有什么样的成长背景?” “那是个非常残酷的故事。”司奇用指背轻轻摩掌她光滑柔嫩的商颊说:”你不会想听的。” “别人的我也许不会,但你的一切,我却都想知道,”她腾出一只手来。包住他在自己粉颊上滑动的手指说:“告诉我。好吗?’’ “据说三岁之前,我有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我说‘据说’,是因为三岁的时候,我那当建筑工人的亲生父亲便坠楼身亡,半年后,我没有谋生能力的母亲,为了我和jiejie,终于不得不在朋友的撮哄介绍下,嫁给了我的继父。” “他不是一个好男人,对不对?” “对,果真太阳底下无鲜事,我猜你一定曾在工作中碰到不少跟我与司玲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案例。” “他会打人。”这不是询问,而是孝安几乎肯定的“必备因索”之一。 “而且还不是普通程度的殴打,”司奇点了点头,维持着他一贯的平静口吻,娓娓道来。“每次一发起疯来,我们母子三人,就无一能幸免,总是被打得遍体鳞伤,在我八岁那一年过世的母亲,可以说就是被他活活折磨到死的,当时,十五岁的司玲已经亭亭玉立,接下来的故事,你应该猜想得到。” 是的,她猜想得到,但孝安的皮肤仍因发自心底的寒意,而渐次冰冷,司玲,之俊唤做小妈的那个美妇人,正因为自己也曾见过她几次。现在司奇口中的“故事”才份外教人心悸。 “情绪这么容易波动的人,实在不适合干警察。你知道吗?”司奇俯视着她,一脸的怜惜,是为了她?或为了记忆中的jiejie? “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孝安只低低应了这么一句,便接着再问:“那样的日子,你们又过了几年?” “五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