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a的卻臀_第114章有时候人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有时候人心 (第1/2页)

    第114章 有时候,人心

    水杯系列和七巧杯系列,都不需要怎么运作,很轻松就能成为爆款,可惜生意场上跟风严重,用不了多久,市面上就会出现同类产品。

    最被李强寄予厚望的,还是千纸鹤系列,可以培育年轻消费群体,并打响罐头厂的时尚品牌…在食品饮品行业,品牌效应,很多时候比口味更加重要。

    但千纸鹤系列罐头必须炒作,必须花钱砸广告,才能给它赋予文艺,爱情,小资,时尚等标签。到那个时候,人们买的不是罐头,而是情怀,畅销一二十年都有可能。

    这个会开得时间并不长,算是一个领导层的动员,到了六点半左右就宣布散会,从明天开始,全厂通告。

    第二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不在是以前的国企,李强的威信也初步建立起来,罐头厂像是上了发条一样有条不紊的转动起来。

    百人要债团拿上欠条就出发了,市场部的人在广场摆了个舞台,推销罐头,三分之二的中奖率,场面瞬间变得疯狂起来,这已经不是买罐头,而是买彩票。

    只十多分钟时间,工人用三轮车运来的罐头就销售一空,而他在村镇集市上卖罐头的方式,迅速得到推广。都不用经销商帮忙,员工为了拿提成,主动帮忙到处卖。

    上海市的辖区都不够划分地盘,员工甚至把罐头运到隔壁市…所到之处,当地罐头市场迅速沦陷,同行只能眼睁睁看着,除非他们也像这样赔本赚吆喝。

    当库存去到一半的时候,李强迅速调整,把中奖率从三分之二降低到二分之一,相当于半价销售,却比直接降价更受欢迎。

    仅仅十多天时间,罐头厂就回笼了200多万资金。这不仅是增加现金流那么简单,更提升了广大果农对罐头厂的信心。

    浙江和杭州两市的水果历史悠久,明代还做过贡品,80年代由政府牵头,又嫁接培育了新品种,若宣传推广得法,把水果卖去外地就能增加不少收入。

    可惜,杭州市的黄桃至今也没走太远,只在邻近市县有些小名气,大部分都直接批发给罐头厂做原料,随着罐头厂停产,果农们愁得不可开交。

    因为八月,九月正是黄桃收获的季节,成熟的黄桃只能保鲜十几天,卖不掉的全得烂在树上,听说罐头厂换了老板,又见罐头厂最近销量喜人,果农们自发把水果运到工厂门口…赊账?

    可以,打个白条就行,就这样,李强没有花一分钱,新品罐头的果材便自动进了仓库,罐头厂的机器开始加班加点运转。

    作为上海市第一家股份改革拍卖的国企,罐头厂自然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黄运生就是其中之一黄运生是空降干部,担任市委书记,来上海之前,老领导给他的任务是加速改革步法,国企拍卖形式就是他提出的,作为唯一卖出的工厂,他自然最为关注。

    此时罐头厂如获新生他也是要去看看。罐头厂门口,是一担担的黄桃,果农们排着队等待过秤打白条。见此情形,黄运生颇为欣喜,这证明工厂确实起来了。

    “叭叭叭!”司机连按喇叭,因为车子被起降杆拦住了。门卫穿着崭新的制服,过来敬礼道:“入厂请先登记!”坐副驾驶的秘书急了,生气道:“你没看见这是黄市长的车啊…快放行!”门卫不苟言笑,冷冰冰道:“厂长说了,天王老子来也要登记,罐头厂一律不得随意出入。”

    “你胆子好大,把你们厂长叫出来!”秘书气得不轻。黄运生反而笑了:“有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