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幻_第三回宿绣衾始簬其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宿绣衾始簬其形 (第3/3页)

何以回挽?”

    花春道:“我在维杨亦无故旧相知可托,若就令梅婆前来说事,恐令尊未肯全信,必欲面见小生奈何,我想令尊既欲挑选人才为雀屏之射,一时亦未能得,数月之内谅无变故,小姐且请放怀。”

    紫荆道:“君家既如此说,奴且安心待约,令听春雷始发必再会君便了。”花春道:“小生无物为赠,唯带得一幅美人图佩之如珍,明日到寓取出,命梅mama带来潜交小姐聊表盟海之束。”

    紫荆道:“被梅婆识破机关奈何?”花春道:“乔装之宵出自梅婆,彼作事老成,岂肯把机谋泄漏,彼即知道我与小姐有约,这不妨害。”

    遂过了一宵,明日起身与小姐握别一翻,遂入班中与众女优闲谈,竟日自然问及小姐何故留宿两宵之事尽不细表。挨到黄昏时分,竟不与班中女伴得知,悄然遁出府门。

    先到梅婆家中换了衣服,梅婆忙问道:“濮小姐的容貌如何?可见老身说话并不虚缪么?”花春点头称是,就将与濮小姐缔盟订约之事细细说明。梅婆笑道:“若非老身有此妙计,焉得相公皆其美事。”

    花春道:“小生自时时感念的,我今还有事恳求于你,我去了就来,你且在家等我一等。”那花春匆匆来到寓处,取了画幅,又取白银五十两,命画箧张灯同到梅婆家中来。

    谓梅婆道:“这幅画图烦你悄然带去,交与紫荆小姐,这五十两银子,若是濮太爷因不见了人,要你身上交还才价,可将此银还了他,若是免得,越发你的造化了。

    十两银子也赏了你,我明日消停一天,后日清晨就要长行了。”那梅婆闻言大喜道:“相公作事这等周到,老身与别人办事多年,从未曾有如相公这般慷慨的。”那花春遂别梅婆,回到寓处,用过夜膳,命家人各自安睡。

    挑灯静坐以待美人,哪知漏鼓频催,竟不见是人到来,只得解衣安寝了,明日与店主人弄清房金,命家童叫定船只,打点明晨起身。心中想道:“今夜那人出来好赠与图,与彼相别了。”

    等到了晚间,静候多时,见凌霄仍至,问及数日在何处掩留。花春饰词以对,也不述以真情,遂与凌霄盟誓一翻,嘱伊安心守约,后会不远,正在言语,忽听得外边叩门声,二人惊惶失色,谓定是败露机关是非难免了。

    只得令凌霄潜向榻底躲藏。花春战抖抖持了灯火,启扉看来,却非别人,乃是梅老婆子。便问道:“夜静更深,老妈来此干甚?”梅婆道:“我奉濮小姐之命,有送别诗四首,赠与相公。

    命我于万叮嘱于你,必须早遣冰人为红丝之订,断不可延迟时日致叹惜哉,恐误一生。我恐相公明日早行,不及相会,故急忙到此通达。”

    花春又问道:“月霓班中之事,可曾发觉么?”梅婆道:“相公昨夜遁出,他们已着急差人寻访,只怕太爷来,尚要着老身追寻哩!”花春道:“小生感谢你的。”

    那梅婆言毕别去,花春即把扉掩上,展开诗笺一看,见是四绝其诗云:其一愁听清猿梦里长,几多深送断人肠,销魂事去无寻处,密讯红笺有几张。

    其二来时笑厌最堪怜,此夕回肠几万千,眼底乍抛人一个,西风渺渺月连天。其三目断天涯倦倚楼,浅尝滋味透当愁,世间唯有情难说,溪水随君向北流。其四金炉香尽漏声起,相见时难别亦难,一曲离歌而行泪,更无人倚玉栏杆。

    看未毕,那凌霄在榻底步出,笑道:“你原来,又与什么濮小姐有约,我家姨母与你作合的,故在外担搁这几日,适才问你竟尔不吐真情,可见男子负心,从古如是。

    你此去都中占鳌得意,自有贵宦千金选乘龙,奴凌霄之约,只怕要付诸东洋大海了。”花春道:“芳卿何出此言,实不相瞒,小生曾立志要访十位佳人,以谐琴瑟,尚恐美人难觅,未能如愿以偿,贵贱之迹岂所计哉。

    莫说卿是良家闺女,可订鸾俦,就是青楼少妇,若果有拔萃的姿容,小生亦甘与之为配,决不以其为逐水杨花,而情生菲薄也。实情剖告,愿芳卿谅之。”凌霄道:“妾以愿君不负约足矣,岂敢有妒心哉。”

    花春遂取画图赠于凌宵,是夜欢爱尽情,巫山之梦曲尽交媾之道,直弄得凌霄浑身舒爽,几承雨露方才夜深别去。

    到了明日,将行李发下舟船,一路行去,在船中取出画图增上两幅,一幅是美人秉烛正视的模样,一幅是华堂演戏,自己扮作张生,濮小姐在筵饮酒的模样,画毕细观,真觉情景活现。

    那日到了一个地方将船停泊在岸,见城中风景甚是可观,也不带家童,独自一人上岸飘然行去。约行数里,到一静僻之处,遥望见一座园林,古树连云,层层绿阴,只见园门大开,有许多车马停驻在外。心中想道:“此处莫非任人出入游玩,何妨进去赏览一翻,又道地陌人生不可造次。”

    车马虽停不见游人络绎正在躇疑,见粉壁上贴一张银红单纸,上写的是结社招贤小启,遂念道:“窃以东汉伦才共企文章之,盛西园载笔,群夸风雅之。”

    尚未看完,从内走出一园公来道:“相公来得正好,今日正是社期,里面请坐。”花春欣喜,遂欣然步入园中。

    此时正是秋尽冬初,但见篱菊枝残,井棺色老,唯小之芙藻间斗艳,枫叶争红,观之靡荆约待百步外见有两童子在前迎接,引花春渡过小桥傍一紫围栏处曲曲行去。众人见花春衣带整齐,风度翩翩,不敢傲慢,尽皆起身道以姓氏叙谈,俱欲花春诗一首。

    花春道:“诸位先生在座,晚辈何敢献丑。”众人合应声道:“花兄少年英俊,自是才藻不凡,少顷笔走龙蛇,我辈定邀荣未照矣。”

    遂送过一纸红笺有数题在上:梅聘海棠赋,以占群芳,还求嘉耦为韵落叶七律诗四首:其一得秋字,其二得红字,其三得深字,其四得株字。秋闺词一曲:调限隔溪。梅令采菱歌四首:不构韵。

    看毕命童子引至一间书室,四壁图书尽社季风流之句,几呈玩好皆玲珑珍重之奇,自是目不暇接,见几上云笺铺就,童子轻磨香墨以待濡毫。

    花春暗想道:“一日功程要完就诗赋歌词四则,若非我花春已被他压倒矣。”也不假思索,信笔挥来,早已完就。

    遂袖了诗笺出外,这个童子也随出来通报主人。谁知主人方为见面,花春不觉忽然吃惊。看官们你道花春与他们相逢邂逅并无宿怨,非有旧仇,为甚吃惊起来。

    且把此情慢慢的揣度一翻,少停续下回便开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