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大片时代_第314章另时空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另时空里 (第2/2页)

,显得颇为骄傲“我是最忠心老爷的。”然后,她又在自己胸口上比划了下:“要不,我去隆个胸吧?”“隆胸干嘛?”李旭挑眉。

    “我看老爷比较喜欢大胸啊。”杨颖理所当然的说道。李旭哈哈笑了起来:“行了,你现在这样已经很合适了,我是喜欢大胸,但我更喜欢顺其自然。”说着在她腰肢上拧了一把:“尤其是你这么听话的情况下。”

    杨颖妩媚一笑,没有再说话。***虽说弄两个秘书加一个秘书助理,就是为了保证随时都有人在身边。

    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要处理的事情也必然会多起来,李旭是个甩手掌柜不假,但做甩手掌柜不代表不过问事情,要不然人家直接架空你,将资金一卷而空后,你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所以即使有必要再给陶辉建放权,他依然抓着一半的财权和人事权,还将胡晋、韩海阳的人引了一些进来。

    因此,有时候两个秘书和助理都有事情,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去了华艺那边,一个去成天那边,一个去了晋阳投资那边。

    还好杨颖被提拔到了电影制作人的位置上…也不能说提拔,就是去跟着《夜店》剧组进行实习。

    她在之前几部电视剧里担任执行制作人的时候,表现得还算不错,李旭就让她来电影剧组试试,反正是按制作人培养的。至于文咏珊,虽然也还可以。

    但那有些小富即安的性子并没有改变多少,依然缺乏杨颖这种进取精神,不过也没关系,她的定位一直都是辅助,更何况已经被好姐妹吃得死死的。总之,杨颖在这里就可以客串一下秘书的工作,她毕竟也是跟着张雨绮,在李旭身边呆过不少时间的。

    《夜店》的筹备工作很简单,主要是跟徐光头、杨钦进行沟通,然后就是跟已经定好的演员见见面。

    除了男女主角,别的演员基本没有变,徐光头、张嘉译、李建伟、光头强等等,老板娘好像换人了,不过这没什么影响。

    不同的是,徐光头虽然还是自降片酬,却有分红权益的,就是比例很低。“我没有更多的可以说了,很高兴终于有可以同行的年轻导演了,期待你的成绩,加油。”

    完了之后,李旭对杨钦伸出手来。“谢谢,李导。”杨钦受宠若惊。作为无名之辈,被韩三爷也要客气对待的大导演如此赞扬,有这样的反应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对方还有些拉拢的意思。

    不过李旭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毫无疑问,杨钦值得拉拢,不是每一个年轻导演都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事业需要从拍观众喜欢、过得了审查以及投资人能赚到钱的电影开始。

    因为中国那从80年代延续至今的畸形电影环境,让大多数刚出校门的青年导演,满脑子都是拍艺术片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要有艺术家的矜持和逼格,不能充满铜臭味,就好像…

    就好像100多年前,那些考不上功名的酸秀才。这就是为什么十年之后那些能够取得让人惊讶票房的导演,绝大多数都是非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除了少数几个能够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基本上被淘汰了。

    比如某个受不得挫折而自杀的胡姓导演,对于这种人,李旭一点都不同情,这种心理脆弱的货色。

    除了给电影圈添乱,增加些八卦谈资外,一点用处都没有,得了金马奖又算什么呢?屁用都没有!说句极端点的话,什么时候以娄桦、王晓帅、贾科长为首的这批装模作样的死文青导演彻底死翘翘了。

    什么时候中国的电影就有崛起的可能了,很多时候矫枉必须过正,从80年代初兴起的,对电影戏剧化的批判和妖魔化,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已经变得流毒无穷,没有挽救的价值,已经到了只能彻底砸碎一个旧世界,再来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地步,或许会有人说,这样会导致艺术被毁灭。

    然而这不过是懦弱者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会被毁灭的只有艺术家而非艺术,艺术从来都毁灭不了,只要人一天还对美有所追求,艺术就一天不会毁灭,顶多就是对美的定义会有所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人喜欢混淆这两个概念的原因,话语权也是权力,别指望掌控了话语权的人主动放弃,柴某人被丁院士怼得说不出话来,过后还不是一口一个要拯救地球。话题扯远了,回到杨钦身上来。

    他虽然有着这样的认识,两部导演作品,《夜店》和《火锅英雄》口碑和票房都还算不错,虽然没有爆,但也有得赚。不像某些人拿着数亿的投资,拍出来的却是一坨屎,还要别人给他擦屁股。

    只是,另一个时空里,从《夜店》到《火锅英雄》几乎隔了七年之久,而且杨钦的导演作品也就这两部,虽然中间有个短篇集,但几乎没人听说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