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这样做话 (第1/2页)
第354章 这样做话 “银行方面的事情,有消息都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李旭说着站了起来“你这就走啦?”胡晋大惊小怪。 “好给你们留下足够的空间啊,”李旭笑着在他肩膀上拍了一巴掌“如果我约到了凯文·费奇,你得跟我一起去。” “没问题。”胡晋耸耸肩,然后目送李旭挽着张梓琳离开餐厅。“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啊?”等要回套间了,张梓琳才忍不住出声问道“你不是专注做电影吗?怎么又跟银行扯上关系了?” “因为做电影也是需要钱的,”李旭捏了捏她的下巴“而且还能带来人脉。”“人脉?”张梓琳眨了眨眼睛,似乎有所领悟。 “对啊,要不要将私房钱交给老胡运作?”李旭笑眯眯地说道“好多阿姨都已经这么做了。”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就是面向高净值人群,为其提供财产投资与管理等服务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规划投资以及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 尽管国内欢迎各种投资,但在储蓄和证券这上面,对国外的金融资本,还是卡得很严的。金融主权cao持于他人之手会有什么后果,70年前的中国已经充分地展现了一番,面对罗斯福的《白银法案》,孔某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哀求。 然而,金融资本向来都是无孔不入的,只要跟世界有经济活动,它们总能想到办法。直接不行,那就从香江迂回,因为某些原因,内地对香江的资本向来比较宽容,所以08年之前的私人银行业务,大多数都有着香江的背景,但是,就跟房地产生意一样。 当内地的经济一日强过一日,当奥运会最大程度振奋了人心后,内地的各大银行开始不爽了。 这么大块蛋糕,凭什么要让别人占去?自己有人脉、有资金、有政策,凭什么就不能抓在自己手上?于是乎,从08年开始,内地几大银行纷纷推出属于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开始抢占市场。 李旭自然是一直关注着的,前世他会对这方面有所了解,是因为圈内的明星们来钱快,花钱也快,要没人打理金融业务,没准破产了都不知道。 不过国内足够专业的金融人才实在不多,而且国内的环境跟国外不一样,政策和人脉所带来的影响,有时候往往是致命的。故此与其去钻研金融方程式,不如去结交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比如某保险那个姓吴的。 再加上明星们的学历普遍偏低,稍微被忽悠,就让对赌协议给套进去了,于是未来数年里,金融乱象层出不穷。 出于通盘考虑,李旭肯定是要介入其中的,这样他和他所代表的圈子,才能给人“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 ***其实,拉明星入伙只是顺带的,李旭最初插手私人银行业务的目的,不过是想要盘活手中的人脉资源罢了,虽然跟吴国渊没有再进行接触。 但定邦依然是悬在头上的利剑,毕竟,电力姓李,金融姓朱,都是公开的秘密,然而能力姐再怎么蠢,电力系统依然掌握在国家手中,而金融么…尽管李旭、胡晋和韩海阳这个组合,也不虚那个姓吴的,而对方身后的大佬也不一定会亲自下场,但是手上有对方惦记的东西,终究睡不安稳。所以不如自己开发出来。 太太团用得好,枕头风一旦吹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无论李旭,还是胡晋,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接下来可没有次贷这样的好机会了,于是就把主意打到私人银行业务上面,尽管他们都不是银行系统的。 但胡晋、韩海阳都搞金融,跟银行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更何况太太团在次贷中刷钱这事,在上层圈子里都是有传闻的,即便是“爱存不存”也不会拒绝这些优质客户。 基本上,如果李旭和胡晋能够顺利插手其中,很多事情以后都不用再担心,就算是弄出捅破天的事情,顶多也是彻底冷藏。 所以,胡晋起床后,刚一得到消息,就兴冲冲地跑来表功。等这事基本走入正轨了,李旭就可以开始将小花们的私房钱也投入其中,将依附于自己的圈子,用利益绑得更加牢固。 或许在来钱方面,还是不如几年后的流量,但也不少了,维持团队和光鲜亮丽的生活毫无问题,更何况还有李旭养着她们。再说了,流量们赚钱快,花钱也快,而且毫无前途可言。 真以为他们不想演点经典角色吗?真以为他们不想得到更多的赞美吗?然而背后的资本却没兴趣给他们机会。花了那么大价钱给他们买流量,将他们捧红,就是为了赚钱。 而不是为了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想要自己掌握一切,等资本将他们身上最后一份利润都压榨干净了再说,而到了那个时候,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的他们,就算想转型也无力回天。 而在李旭这里,只要乖乖听话,做好自己的专业工作,就不愁没资源,压力也小得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