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5/6页)
窗外雨蒙蒙的,让人也感到情绪低落。 “我记得你喜欢蓝山咖啡。”赵凝儿边搅动着咖啡,边说。 我俏皮地一笑“那时候说我喜欢咖啡是因为晚上熬夜需要啊!”她睁大了眼睛,不相信我竟然也需要熬夜“不会吧!我们都以为你很聪明,根本不用用功也脑萍那么好呢!” 我眯起眼睛“怎么?我不聪明吗?” “哈哈。” 待了一会儿“其实那时候,我也常熬夜。”赵凝儿也不好意思的坦白。“我其实不聪明,脑萍上好学校都是自己拼来的。” “有谁不是呢?” 我们相视一笑,心里那种朋友的感觉都回来了。 “夜雨,十多年了,我们一直称对方知己,可是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心境已经各自转变了。或许知己这个词不再合适了。”她平淡地叙述着。 我打量着面前的凝儿,她似乎一夜之间成熟了。 “即使是普通朋友,我也不会让自己处于一个矛盾的环境。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我还会妨碍你什么,我今天下午就回美国了。” “我知道,事实上,子建也知道,是晴晴告诉我们的。” 别再提起这个名字了!我心里哀求着,让我平平静静的离开,没有半点理由动摇好吗? 赵凝儿无神的眼神飘向窗外,彷佛在回想什么,这样柔弱的凝儿是很惹人怜惜。 “你知道我是怎么爱上子建的吗?” “他是个近乎完美的男人,你爱上她是很正常的,我离开他,才是不太正常的。”我笑着说。面前的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情敌。可是我们现在就是以这种很怀念,很平静的气氛交谈着。郭子建彷佛并不是我们中间的障碍。 她也笑开了。“其实我爱他,是因为你。” “为什么?” “还记得十五岁我们去游乐园的那一次吗?” “记得,一个星期二。” “那天,我提早离开了,可是我在计程车里又看到你们两个,他送你上了公车…” 我感慨的叹了口气“是啊…那时候他才十五岁,心智就成熟得像个大人,已经那么体贴了。即使是对于一个不算熟络的我,也是很…” “其实他那个时候,就爱上你了。” 我不解地看着她。 “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车子远远地开走了。然后…然后他开始追…” 我惊讶地放下咖啡“他追…哦?”“是啊。他就那么一直追着你的车,不停地追。直到再也追不上了…我当时在计程车里哭了起来。夜雨,相信我。如果你看到他那执着的脸,也会哭出来的。我几乎不相信那是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可以做出来的事情。” 她轻轻叹了一声,擦去溢出眼眶的泪水。“那时,我终于了解他寡言的性格下,那么深刻的爱意。而我,多么希望他追的是我。所以我尝试接近他,希望有一天让他付出那么多的女性是我…” 我喝着咖啡,却没有胃口喝下去。无言的外表下,那深埋的爱又开始翻腾起来。 “我跟他一路上到大学,看着他和你之间的关系发展,从开始到密切再到分手。而他从寡言,到快乐再到痛苦。我愿意一路扶持他,因为我觉得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我的好。” 是啊!在子建身边最关心他的人不是我,最了解他的人不是我…我有什么资格站在他的身边呢?我觉得自己错过那么多简直是无情。 “你恨我吗?” 她微笑着没有回答“我和他真正开始是在他从德国的一次学术研究回来后。他当时很颓废和沮丧。我是以一个女人的身分陪了他一夜的,可是他对我说:‘你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吗?’我兴奋地简直想告诉全世界,那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责任和温柔只是一个男人爱的阴影而已。” 是不是老天在嘲笑我呢?我竟然是这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因为居然是我,那次在机场对他说他需要一个女朋友的… 接着,赵凝儿幸福的脸孔消失了,眼泪滴落下来“…他在和我zuoai的时候,叫的是你的名字…” “对不起!对不起!”我握住她的手,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心中的歉意 “九月十一号,他一看到新闻就发疯似的打电话给你。可是你的电话不通,他想要飞去你那里,飞去美国的飞机又停了。虽然我们都说你是在休士顿,不是在纽约。可是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直到晴晴告诉他你没事,他才安心下来…点点滴滴…我即使再迟钝也能感觉到他根本忘不了你。其实我应该放手的,可是我不甘心。我总是抱着那么一点希望…直到你回来,我才彻底明白,他永远不会爱上别的女人,他的心思总是放在你身上!”赵凝儿泣不成声地,倾诉着她心中的怨恨… “夜雨,你自己想想吧!你是多么幸运!”她找到面纸,擦着眼泪“我要的都说完了,是去是留你自己决定。”她站起来,准备离开。“还有,如果你决定留下,或者还在乎他的话,你应该现在就回去看看他。” “凝儿,我…我们还是不是朋友?” “给我点时间吧!夜雨…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样面对…”然后,她坚持的走出咖啡屋。 我跌坐在椅子上,她的一席话把我刚刚决定的事情又打乱了,不想再思考了,这些日子太累了…我无措的拿起一份报纸阅读着,试图忘记那么多的烦恼。 美国现在正设法改善机场安全制度 即使是回去,生活也不可能恢复了。在知道他仍然爱我之后… 下一步的预测将走生化危机… 我真的不想离开他…离开他,我的生命也就死了… “啪”什么东西打在报纸上,我没有理会,继续集中精神地读着。 美国官方否定当前的炭疽病病例是恐怖分子所为… 如果决定留下,那要付出很多…在美国的工作,熟悉的环境…我要重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