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心滛骨绿意简_第3章有最大院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有最大院落 (第2/2页)

   “青云门”原来是三皇叔在通县的一处大别墅,他负责整个新宋帝国的情报工作,直接对圣上负责。拱卫着京都的芷青山脉,不仅是抵挡漠北风沙的有力屏障,更是京都天然的长城,我所在的青云门就位于芷青山脉东北的一处峡谷之内。

    在苍翠的山脚下,有一大片园林,包围在一片浓密的青松翠柏之中,中间的主殿建筑集群气势宏大,大小规模整齐划一的馆舍场栈和功用性建筑,在居住区域,有一些亭台楼阁散布在一个宝石般幽蓝安逸的湖泊周边。

    整个青云门被高大厚实的围墙封得严严实实的,俨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堡垒。新宋很著名的一个景点”千仞瀑”就在青云门的后面,现在一般游客却不能再有眼福饱览这一胜景了,护卫青云门的狻猊军将青云门这一片全都封锁了。

    在这个初春的午后,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我和烟儿还有青云门的五六个弟子,和北方一些小门派来的年轻弟子们,稀稀拉拉,三五成群地汇聚在青云派的大广场上,按常例,每两年都会在这里举办”京畿大区武林青年英雄会”分年龄编组,或演试交流或淘汰晋级,做得像模像样的。这“京畿大区武林青年英雄会”

    名头甚是托大,但影响力却微乎其微,甚至让人觉得只是儿戏,在北方武林中,像青云门这种十来个人的小门派不计其数,别说华山派,少林,丐帮这种大门派,连铁岭门,点苍寨,雁行门这些门派对此也不屑一顾:这不是穷疯了么,打着这么大的幌子,比武还要收20文钱的费用?!

    只有极少人才看出这青云门背后隐约有朝廷的影子。新宋与北部边境的辽国,南部边境的南越国互有征伐数百年,间细战更是各出奇招,说青云门是一个掩护机构,更不如说它是一个外包机构。

    新宋皇城司察子有十几万之众,人员庞杂,多次整顿,常出现泄露密事件,枢密院十一司人数虽少,也有数万之众,军纪严明,主要负责对辽国和南越两大敌国的军事情报,和对九华,苏丹,吐番等番国军事外交。

    这两家总有一些或内部被渗透而一时未察明,或不需知道原委而只需执行的差遣,便会直接分配给青云门与镜湖宫。

    青云门内,大部分是新宋皇城司和枢密院十一司的察子和校尉,没有真正的师承同门关系,为了掩人耳目,会将一些青年间细列为弟子,年长者则算成师叔伯。

    不过排序上并不根据加入时间早晚,多数是从年龄上论。只有极少数小弟子是经过严格甄别,慢慢培养出来的,在我之上,还有两个师哥,两个师姐,我行五,下面还有三个师弟。

    另外,我青云门还有几个师叔师伯,此外还有一批管家,账房,司库,采买,杂役,多为十一司,皇城司短期在此地有任务差遣的察子,军官或文士。青云门还有良田九百余亩,商铺四五间。

    其实都是官产,此外,每年还有两三拨皇城司或十一司的新人来这里受训。从离开京都开始,他们就要被蒙上眼罩,坐在马车之内,一天多的路程,要绕上三四天,才得以进入青云门一个叫”甲院”的大院子,在这里呆上半年,全封闭的训练结束之后原样返回京都。

    在青云门内,像这样的大院子共有五处。与“甲院”一墙之隔,有一个最大的院落,另一个院落是间细人员的居住生活区,被称为“癸院”在“癸院”除我所居住的“绿谨轩”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二十多间房屋院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