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心滛骨绿意简_第9章一碰即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一碰即断 (第1/2页)

    第9章 一碰即断

    随着念蕾的到来,烟儿在武功上也开始用心,师父看她对于一般武功实在兴趣乏乏,便教她使用若兰姨留下的一门暗器功夫“半铢碎银针”这种银针比寻常的针还是轻上一半,一发便是一团,在近距离战斗中夹藏着一招一式之中。

    突然一扬手伤了对手眼目并不难,但问题是烟儿却把它当成唯一的武技来练,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有天晚上她第一次佩戴上母亲的遗物梅花簪,突然很伤心,跑到我床上搂着我睡觉,我问她练这个“半铢碎银针”是不是因为情有所寄,她点点头:“这是我唯一的目的。”

    但她还是更喜欢文学…这一点上和我不太一致,在县学的课堂上对诗歌词赋的兴趣大增,尤其是一些比较伤春感秋的无病呻吟之词,她抄了好几个小本子。

    青云门在芷青山脉的一处峡谷之中,有一条大路通往附近比较繁华的静生镇,平常生活物资到静生镇采购就够了,但静生镇没有学校,除了练武,从九岁开始,每隔两天,我和烟儿还要去通县县学学习经文,练习书法。

    从青云门到通县县城,只能走一条细细的山道,翻过一个不算矮的山岗,再走十里多的弯弯绕绕的山路,往返很辛苦。现在多了一个念蕾,三人每天上学都快快乐乐的。

    青云门和县学打过招呼,尽量保密我们三人的身份,通县县学常年有在籍学子二三百人,天天常来的也就五六十人,其余都是像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在同窗中间相识者寥寥无几。

    烟儿和念蕾学习又好,长得又美,大家多数都知道她俩。青云门后山有一片竹林,在北方这是非常罕见的。

    芷青山中也只有我们这个峡谷才有:要有小溪泉水,还要长在朝阳的山坡上。烟儿怕晒黑,常常打伞,师父又不想太惯着她,给她的零用少得可怜,我就自己动手一次给她做了几把雨伞。伞骨就是取材于这片竹林中的竹子,伞面好说,我在附近的镇上买的油纸,把竹条被加工成伞骨。

    可是最初做的伞面,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油纸,涂上了几层桐油后便让她使,结果不是一淋雨就破了,就是一刮风骨架就散了,而且她还嫌弃难看。

    凝彤师姐听说我给烟儿做伞不成功,专来过来给我指点了一番,因她家里有一个亲戚就是伞匠,打小看他做伞,她告诉我,第一选春季的竹子,新鲜且韧性好,涂油的次数根据纸张的吸收情况而定,通常至少三次,不要涂太厚,涂油后,纸张一定要充分干燥,不要会油料过厚导致纸张脆裂。

    伞骨弯曲成型要加热一下,我又花了不少的时间来尝试在什么样的温度下加热,形成的弧度才比较适合。凝彤大我一岁,但武功比我好太多,她已经开始执行一些危险性不高的任务了。

    有次她在兰山城的一个纸铺子里看到一种印有芍药,海棠和石竹这些花卉图案的油纸,非常好看,便买了给我做伞面。

    冀师姐还建议我给伞顶做个铜川盖子,我又花了三天敲出一些铜片,这样一共做了四十多把。烟儿看我这么为她用心,也很感动,指着这些伞说:“够用一辈子了”

    过了一会,她又别有深意地说“给我一辈子遮风挡雨。”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换得了烟儿的心,很值得。隆德十九年四月初的一天,烟儿忽然想吃竹笋炒rou,伙夫说菜市上没有卖的,她便提议我们自己去挖些。

    我和烟儿,念蕾三人在竹林间穿梭,阳光透过竹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烟儿显得格外兴奋,突然她的惊叫打破了这片宁静,我迅速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