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见者同声赞叹 (第2/2页)
无所受命么?” 说得博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道:“你立二王,究有何功?”天祥道:“立君所以存宗社,存一日尽臣子一日的责任,管什么有功无功。”博罗道:“既知无功,何必再立?” 天祥亦愤愤地说道:“你亦有君主,你亦有父母,譬如父母有疾,明知年老将死,断没有不下药的道理,总教我尽我心,方始无愧。若有效与否,听诸天命。 天祥今日一死报国,何必多言!”博罗欲杀之,还是世祖及廉许各大臣悯他孤忠,不欲用刑,方才拘系起来。 至是谣言迭起,把天祥传至朝堂,世祖亲自问道:“你能移事宋之心事我,立刻可为丞相,不比住在牢狱里好得多么?”天祥道:“既然如此,便是身事二姓,陛下何取于我? 况天祥为宋朝宰相,以身殉国,乃是门分,请即赐死,便算君恩。”世祖心犹不忍,麾使退去。 博罗谏道:“不如从天祥所请,免生谣言。”世祖乃下诏杀天祥。天祥被押至柴市,态度从容,语吏卒道:“吾事毕矣!” 南向再拜,乃受刑,年四十七岁,忽有诏敕传到,令停刑勿杀,事已无及。返报世祖,并陈其衣带赞,上面大书三十二字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世祖读了,连连赞叹道:“好男子!可惜不肯为我用,现已死了,奈何!”遂下诏赠天祥为庐陵郡公,谥曰忠武。 命王积翁书神主,设坛祭祀。并敕丞相博罗,行奠礼。博罗奉了诏命,不敢有违,忙穿了公服,率领职事人员,来至坛前,摆列祭品,点好香烛,方欲行礼奠爵,忽然狂风大作,烛灭烟销,上面供的神主,好似生了翅膀一般,飞入云中,博罗大惊。 ***话说博罗奉了世祖之命,赴坛祭祀天祥。刚欲行礼奠爵,忽然狂风大作,走石飞沙,天地昏黯,那供在坛上的神主,好似生了翅膀一般,自己会飞将起来,直入云中。博罗见了这般模样,直惊得面目失色,不知所措。 左右有明白事理的人,向博罗说道:“这必是文丞相精灵不泯,因为神主上写的是我朝封号。 他耿耿忠心,不忘故宋,岂肯受我朝的封爵?因此忠魂显应,特将神主吹去,只要改写神主,重行祭奠,便没事了。” 博罗听了,颇觉此言有理,遂命改书神主,写着故宋少保右丞相信国公几个字,重行点起香烛,仓皇祭毕,大风已渐渐地停止,天地亦复开朗。燕京人民都称天祥忠义,甚至有感激泣下者。 天祥,庐陵人,所居对文笔峰,故自号文山。平生作文,未尝属草,下笔千言,流离中感慨悲悼,一发于诗,读之者莫不流涕。 有友人张毅甫,名千载,当天祥富贵时,屡次荐他出仕,毅甫不允。及临安既破,天祥跋涉流离,过吉州时,毅甫忽至,说道:“丞相北行,某愿追随同往。”天祥再三拦阻,不许偕行。 毅甫乃暗暗跟随,到了燕京,便在天祥被囚的牢狱之旁,僦屋而居。每天备了精美的肴馔,送于天祥服用,经历三年,始终如一。后知天祥不免,又预制锦椟一具。 待受刑后,将天祥尸身薰沐收殓,并资助其妻欧阳氏扶柩归葬。回至吉州,择日破土,恰巧天祥母亲曾氏的灵柩,也由其家人从惠州运来,同日入土,见者同声赞叹,都说是忠孝所感召的。 后人有挽文天祥诗二首,道:尘海焉能活壑舟,燕台从此筑诗囚。雪霜万里孤臣老,光岳千年正气收。 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古今成败应难论,天地无穷草木愁。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安知汉祚移?云黯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何人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再说宋平之后,元世祖总算统一了中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