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到得崩逝 (第1/2页)
第59章 到得崩逝 宋朝此时单靠着一个贾似道无异长城一般,得了告急的信息,便拜贾似道为枢密使、右丞相,出屯汉阳,以援鄂州。未几,又移黄州。这贾似道只知游湖赌钱,饮酒宿娼,哪里能够临阵打仗? 可怜他瞧见蒙古营中人喊马嘶,旌旗飘扬,刀枪剑戟如密麻一般,耀日争辉,已吓得他胆裂魂飞,手足无措。 忽必烈又督领人马昼夜攻城,急如星火。贾似道没有法想,只得暗派宋京往蒙古营中请称臣求和,忽必烈拒绝不允。贾似道正在着急,恰巧合州的王坚,差阮思聪来报,说蒙古主已死,兵马全行退去。贾似道又趁此机会,派宋京前去求和,情愿纳江北地,岁奉银绢各二十万。 忽必烈还不肯答应。曾得着蒙哥汗崩逝的消息,部下郝经暗中进谏道:“今国遭大丧,神器无主,宗族诸王,莫不窥伺,倘或先发制人,抗阻大王,势且腹背受敌,不如允宋议和。 即日北返。别遣一军,迎先帝灵舆,收取玺绶,召集诸王,议定嗣位,那时大王应天顺人,自可坐登大宝了。” 忽必烈闻言,恍然大悟,遂答应和议,与宋京约定,尽纳江北地,岁贡银绢各二十万,乃退兵北去,那兀良合台平了西南,奉到忽必烈的命令,回师援应,正在进取潭州,闻得和议已成,亦移兵北返。 贾似道得了消息,也不想想和议方成,竟令夏贵率兵追袭,杀了他的殿卒百余人,遂诈称诸军大捷,献俘宋廷,那宋理宗昏头昏脑,信以为真,说他有回天再造之功,召令还朝,加封卫国公,大为宠眷。 忽必烈引师北返,行至中途,闻得国中假托蒙哥汗遗命,方括民兵,忽必烈道:“我兵已足,何用括民为兵?此必和林阴图变乱,故有此举。”既抵燕京,即出示纵还民兵,人心大悦。 及抵开平,诸王末哥、哈丹、塔齐尔等悉来会,愿戴忽必烈为大汗。未知忽必烈能登汗位否,且听下回分解。***话说忽必烈到了开平,诸王末哥等来会,愿推他为大汗,忽必烈谢不敢当。 后来又接到西域旭烈兀来信,说是西域平定,已经班师,并殷殷劝进。幕下诸贤士,亦劝他不可失却机会,宜速正位号,以杜宗王觊觎之心,忽必烈遂允诸人之请,不待库里尔泰会议,竟即大位。 其时姚枢、廉希宪等方膺大任,遂代为草诏,宣布即位,播告天下道:朕唯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兹矣。 盖时有先后,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备也。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已。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 方董夔门之师,遽遗鼎湖之泣,岂期遗恨,竟勿克终。肄予冲人,渡江之后,盖将深入焉。乃闻国中,重以佥军之忧,黎民惊骇,若不能一朝居者。 予为此惧,骠骑驰归,目前之急虽纾,境外之兵未戢。乃会群议,以集良规。不意宗盟,辄先推戴,左右万里名王钷巨,不召而来者有之,不谋而同者皆是。 咸谓国家之大统,不可久旷。神人之重寄,不可暂虚,求之今日太祖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虽在征伐之中,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实可为天下主。 天道助顺,人谋与能,祖训傅国大典,于是乎在,敦敢不从?朕峻辞固让,至于再三,祈恳益坚,誓以死请。 于是府顺舆情,勉登大宝。自唯寡昧,属时多艰,若涉渊冰,罔知攸济,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务施实德,不尚虚文,虽承平未易遽臻,而饥渴所当先务。 呜呼!历数攸归,钦应上天之命。勋亲斯托,敢忘列祖之规?体极建元,与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赖我远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协力,献可替否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