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57章则谗间不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则谗间不行 (第2/2页)

烈听了,知是姚枢有意规谏。

    到了次日,据鞍上马,揽辔向姚枢道:“你昨夜所说曹彬不杀一人的事情我能行之。”姚枢在马上拱手贺道:“圣人之心,仁明如此,生民之福,国家之幸也。”师至大理城。

    忽必烈命姚枢裂帛制旗,书止杀之令于上,分徇街市。因此人民得以保全,那大理即是唐时南诏之地,国王段智兴,占据一方,与中原不通闻问,忽闻蒙古兵分道来攻,直吓得手脚无措。

    ***话说大理国王段智兴,闻得蒙古兵分道来犯,勉强召集了数千民兵,出城迎敌。试想区区的大理,怎当得蒙古军的威风。刚一交战,数千民兵已被蒙古军如风扫残叶一般。

    杀了罄尽,把个段智兴弄得一筹莫展,只得rou袒牵羊,出城乞降,忽必列降了大理,乘着战胜之威,分略鄯善、乌爨等部,进至吐蕃。

    那吐蕃即是如今的西蔵地方,其俗崇尚佛法,尊信喇嘛。喇嘛教的祖师,名叫巴特玛撒巴巴,当唐玄宗时,由北印度入吐蕃,创立了喇嘛教,他的势力,凌驾国王之上。

    蒙古军既抵其地,忽必烈用了姚枢之言,禁止杀戮,到处颁谕,降者免死,所有旧教,绝不更动。因此兀良合台的军马方才到来,喇嘛扮底达即来迎谒。

    兀良合台早已受了忽必烈的嘱咐,知道喇嘛在吐蕃有独一无二的大势力,连国王都要服从他的命令,只要喇嘛前来投诚,吐蕃的全国就在掌握,因此兀良合台见了扮底达,深加敬礼,格外优待。

    扮底达心内甚是欢喜,便引导蒙古兵直入都城,谕令国王苏固图出降,果然喇嘛的话说,苏固图不敢违逆,立即归命,忽必烈的大军到来,闻得吐蕃已降,幸赖喇嘛的劝谕,兵不血刃,即成大功。

    忽必烈大喜,与扮底达相见,优礼有加。扮底达又命他的侄儿八思巴叩见忽必烈。这八思巴的为人异常聪明,年方七岁,已能诵经数十万言,并且通晓大义。吐蕃的人民大为惊异,都称之为圣童。

    年稍长,精通典释,学富五车,此时方才一十五岁,由扮底达引见忽必烈,忽必烈一见他的相貌,已觉得异于常人,便与他谈论佛法,竟是滔滔不竭,应对如流,忽必烈深加器重,留于左右。会蒙哥汗有诏,召忽必烈回国。乃令兀良合台进兵西南,自己携了八思巴回国。

    看官,忽必烈此次出征,兵锋所指,莫不披靡,正可乘势进取,大张国威,蒙哥汗为什么要召他回国呢?原来忽必烈受封之后,尽怀关中之地,重用许衡、姚枢、廉希宪、赵良弼等一班贤士,不到几年,规模大备。

    其时阿勒达尔为蒙哥汗所任用,见忽必烈英明有为,所任用的又是一时的俊杰,心内甚为妒忌。

    便在蒙哥汗面前,说忽必烈身处财赋之区,有意收拾人心,将来必为国家大患。现在领兵征讨西南诸夷,节节胜利,全国之人只知有忽必烈,不知有主子,若任他如此专擅,日后恐不可制。蒙哥汗听了阿勒达尔的谗言,也不禁疑心起来。

    一面下敕,召忽必烈回国,一面以阿勒达尔为陕西省左丞相、刘太平参知政事,钩校京兆钱谷。

    二人既抵任所,大加搜剔,将京兆官吏锻炼成狱,官吏死者二十余人,获罪谴责者,不计其数,忽必烈奉敕而回,闻知此事,大为不乐道:“此路归我管辖,所有官吏皆我所派。

    难道我派遣的官吏,都是贪婪的人么?这一定是因我出师西南,距离主子太远,朝中的jianian臣暗中行谗,离间我和主子的感情,我当入朝辩白,铲除jianian佞。姚枢听得此言,忙入谏道:“不可!

    主子君也,兄也。大王虽为皇弟,臣也。为人臣者,安得与君上辩白是非?稍一不谨,必将受祸。为今之计,莫若尽携王妃邸主,自归朝廷,为久居之计,以示无他,则谗间不行,主子的疑心自然消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