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66章遍历远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遍历远近 (第2/2页)

骀,以效驰驱。”

    文海见二人已允就征,不胜欢喜,遂给与诘身。二人叩首谢恩,被荐入燕,俱用为翰林承旨。留梦炎谢表中有几句道:“使伏枥驽蹇,布骐骥而跌足。窜迹翩翎,排鸳鸯而刷羽。”

    又有四句道:“分其斗米,济濡沫之枯鳞。惠以余光,照茕栖之寒女。”赵孟頫也用杜牧之语,寄书于程文海道:“泛大鲸之海,每觉魂摇。戴巨鳌之山,未知恩重。”甚至有诗句道:“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这二人的求用于世,真可说是亟亟不遑了,岂不令人可耻么?朱叟将赵、留二人应征的事情说了一遍,座中莫不嗟叹。

    内有陶翁、徐翁,虽为野老,少时亦颇读书,明晓大义,更为感奋道:“赵孟頫、留梦炎,一为故宋宗室,一为故宋大臣,勔颜事仇,反不如我辈村农牧竖,犹知不忘故国。

    吾闻人言,赵孟頫精书善画,擅长吟咏。留梦炎亦复文名籍籍,如今文章书画,反变做济恶之具,不如不读书之为愈了。”众人正在差叹不已,纷纷议论之际。

    忽闻哭声幽咽,隐隐传来,若断若续,如似万种悲怨无可告语的样子,众人闻之,大为惊诧。

    朱叟道:“哭声凄惨异常,此人必怀有隐痛,所志莫遂,故发为君山之痛、阮藉之悲。我们既已闻之,不可不往一观,并询其究竟。”说罢,立起身来,与陶翁、徐翁相偕而出。

    循着哭声行去,见一少年坐于沙滩,面如死灰,悲啼欲绝。朱叟见这少年,虽然衣衫旧敝,容颜憔悴,眉目间很有一股英秀之气,知其必非寻常子弟,遂上前问其姓名,何故在此悲泣。

    少年见问,停悲答道:“小子姓韩,名怀珍,滁州全椒人氏。父为此间县尉,宋亡殉难任所,旅榇未归。

    今始间关至此,觅取亲骸,无如兵火之后,无可寻访,遍叩居人,皆言不知,因此悲伤。不意惊动老丈,荷蒙垂询,敢不直陈?”朱叟道:“滁州至此,千里迢迢,你雏年弱质,不惮险阻艰难觅取父骨,可谓至孝。

    孝?之人,天必垂怜。你父遗骨,当可觅得,且勿悲伤。暂至我处,慢慢寻访便了。”韩怀珍一闻言,连连道谢,又向陶翁、徐翁等互通姓名,同至村中。朱叟对众言道:“韩氏子茕茕孺子,间关跋涉,寻亲骸骨,其志可嘉!其孝可敬!我等当为之设法寻访,以慰孝思。”众皆称然。

    陶翁问怀珍道:“令先尊临殁年月,以及葬于何处,你应略有所知。”怀珍答道:“先父孑身赴任,未携家属,后因兵火连年,道途阻梗,音信不通。先父殉国,亦系得之传闻,安能知其葬处?”

    众人闻言,皆现难色道:“既五年月,又无葬处,此事如何措手?”朱叟道:“且为详细访问,倘有知者,便可请其指点了。”

    遂偕怀珍同至近城询访,凡古寺废院,停棺之处,物色殆遍,所停棺木,悉有主者。又至丛葬之地,探坟问冢,抚碣摩碑,搜剔备至,亦皆非是。

    众都绝望,怀珍号泣而行。是日夜间,怀珍忽得一梦,梦见己身卧于雪地,雪月交辉,忽又行抵河畔,宿草离离,境绝幽寂,遇一老人,口中诵道:“官告终养,身无寸丝,人欲请宾,口不能言。”

    怀珍问其所言何意,老人不答,忽惊而寤。次日以梦境告于众人,各为参详。众人议论不一,有谓吉者,有谓不吉者,纷纷聚讼,莫衷一是。中有罗翁,忽然省悟道:“终无丝,冬也。请不言,青也。

    合之为‘冬青’二字,意者韩县尉之骸骨,莫非在冬青树下么?”朱叟亦恍然大悟道:“怀珍梦身卧雪地,雪月交辉者,亦冬也。继至河畔而见草者,古诗‘青青河畔草’,亦有青字寓于其中。冬青树下,必有所获,我们何不前往访之?”怀珍遂与众人随处寻觅,遍历远近,并不见有冬青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