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107章唯朕病殁之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唯朕病殁之后 (第2/2页)


    于是一班趋势的官儿,前日迎合太平王,此日迎合浚宁王,朝秦暮楚,昏夜乞怜,但蒙浚宁王允许,平白地亦可升官。

    就使遇着亲丧,不过休假数日,即可缞绖供职,且以美名,称为夺情起复。监察御史陈思谦目击时艰,痛心铨法,因上言内外各官,若非文武全才、关系天下安危,尽可令他终丧,不许无端起复。文宗虽优诏允从,奈暗中有伯颜把持,总教贿赂到手,无人不可设法。

    陈思谦又抗词上奏道:“臣观近日铨衡之弊,约有四端。入仕之门太多,黜陟之法太简,州郡之任太淹,朝省之除太速。欲救四弊,计有三策:一曰使元三十年以后,增设衙门,冗滥不急者从实减并,其外有选法者,并入中书。

    二曰宜参酌古制,设辟举之科,令三品以下,各举所知,得材则受赏,失赏则受罚。三曰古者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盖使外职识朝廷治体,内官知民间利病,今后历县尹有能声善政者,授郎官御史,历郡守有奇才异绩者,任宪使尚书。其余各验资品通迁”云云。

    这疏上后,河北廉访副使僧家奴,亦上一疏,乞御史台臣代奏。其疏亦甚剀切详明,御史台臣不便隐匿,自然代为入陈。

    文宗将僧家奴的奏章与陈思谦折子一并发落,着中书省、礼部、刑部、翰林集贤两院,详加省议,再行上闻。各官奉了此旨,极其为难。明知所奏甚为允当。

    但关碍伯颜的面子,不便从直省议。只得模棱两可,含糊复奏。哪知陈思谦的奏章,未能挽回时弊,偏有个有意逢君的司徒香山,进陈符谶道:“从前陶弘景《胡笳曲》,有‘负扆飞天历,终是甲辰君’二语,与皇上的生辰年号相合,足为受命的瑞征,乞录付史馆,昭告中外。”

    文宗览疏,又诏翰林、集贤两院与礼部会议。嗣经翰林诸臣会议道:“唐开元间,太子宾客薛让,进武后鼎铭云:‘上玄降鉴,方建隆基’,隐为玄宗受命的庆兆。姚崇表贺,请宣示史官,颁告中外。至宋儒司马光,斥为强词牵合,以为符瑞。小臣贡谀,宰相证成,实是侮弄君上。

    今弘景遗曲,虽于生辰年号,似相符合,但陛下应天顺人,绍隆正统,于今四年,薄海内外,无不归心,何待旁引曲说,作为符命?若从香山之言,恐启谶忏曲说,反足以乱民志,淆政体,请毋庸议。”文宗始将此事搁置不提。

    其时灾祲迭见,江浙大水,坏民田十八万八千七百三十八顷,逾年江西饥,湖广又饥,云南又大饥,荧惑犯东井,白虹并日出,长竟天,京师及陇西地震,天鼓鸣于东北。文宗一面赈恤,一面饬修佛事。

    到了秋天,文宗忽患一种奇症,终日昏昏,谵言呓语,没有已时。皇后卜答失里在床前侍疾,听得文宗口内所说,俱是向日阴谋,有时还大声呼痛,好似有人捶打一般。

    医官诊视,皆不能辨其是何症候,所开的药方,自然都是无关痛痒,毫无效验可言。一天夜间,皇后卜答失里正在床前侍立,文宗忽然跃起,执了皇后的手,大呼道:“哥哥,嫂嫂,恕我!”

    直吓得卜答失里毛骨竦然,又只得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求了一会,才见文宗神志稍清,急忙上前问其所苦,文宗禁不住长叹道:“孽由自作,更有何言。

    朕病恐无起色,自思此生造孽非浅,如今忏悔,已是无及,唯朕病殁之后,帝位务必传于鄜王,千万不可爽约。”卜答失里道:“传位皇侄,皇子怎样呢?”文宗道:“你还要顾到皇子么?你自己的性命,也不知怎样哩!”

    卜答失里道:“此事且召太平王商议。”文宗道:“太平王么?我的家事完全为其所误,他的性命也就只在目前了,哪里还能与你商议大事。”卜答失里听了文宗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