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宫廷艳史_第46章其坚如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其坚如铁 (第1/2页)

    第46章 其坚如铁

    窝阔台闻言,即命耶律楚材举行课税。耶律楚材遂将全国分为十路,每路派课税正使一员,副使一员,悉以文人担任。课税之法既立,耶律楚材因蒙古风俗弊陋,不可不加改革,欲加改革,非以周孔道德为治不可。

    又知窝阔台浊乱内廷,大受也遂皇后申斥,方才有些感悟。耶律楚材即乘此机会进言道:“古来人君,以马上得天下,断不能以马上治之。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之言,实为万古不易之常经。主子不欲不南图中原,混一天下,继承先皇之志则已。

    如欲承先启后,亡宋灭金,武备固不可不修,文治亦不可轻忽,宜将尚武轻文的旧俗加以改革,文武兼资,敦厚民俗,则郅治之隆,可以试目而俟了。”

    窝阔台闻言,深以为然。遂于武事之外,兼尚文治,因此蒙古风俗,渐渐改变。且后忽必烈统一中原之基,实在于此。

    然推其原故,乃是夏公主砍臂拒幸,触动窝阔台廉耻之心。耶律楚材始得乘机进言,改良政治,移风易俗。故元代的功臣,要推夏公主和耶律楚材为首了。闲话休提,单说窝阔台整兵筹饷,秣马积刍,于即位的第二年春季,亲自伐金。

    与皇弟拖雷,及拖雷之子蒙哥,进兵陕西,连拔诸山砦六十余处,直逼凤翔,陕西大震。其时金主暻,业已病逝,其子守绪嗣位,闻得陕西警报。

    即遣平章完颜哈达及伊喇丰阿拉,领兵往救。哈达与丰阿拉,自知不是蒙古的敌手,欲思不去,又是奉旨的事情,不能推诿,只得领了人马,在中途观望。恰巧蒙古分兵攻打潼关。

    二人知道潼关有重兵驻守,蒙古未必攻打得下,便想了一个避难就易、趋安避危的法子,奏称潼关被围,倒比凤翔更为危急,不如先救潼关,俟潼关解围之后,再援凤翔。

    金主哪里知道内中的情由,准其所请。哈达与丰阿拉便改道前往潼关,因此凤翔没有救应,遂为蒙古所破。拖雷督兵攻打潼关,虽然奋勇攻扑,无如关城十分坚固,又有精兵守御,攻打不下。

    窝阔台闻得潼关力攻不下,便道:“先皇遣命,曾言金之精兵,尽在潼关,命我等借道南宋,兵下唐邓,攻取汴京。俺且遣使往宋,向他借道,直捣汴京便了。”遂命绰布干为使,往南宋借道。

    行抵沔州,与统制张宣语言不合,遂为张宣所杀。窝阔台闻信大怒,立命拖雷领铁骑三万,径趋宝鸡,破大散关,下凤翔,屠洋州,出武休,围兴元军。

    又令别将取道大安军,开鱼鳖山,拆屋作筏,渡嘉陵江,进取四川。四川乃系宋属,制置使桂如渊弃职而遁。

    蒙古兵势如破竹,连拔城寨四百四十所。拖雷的意思,还不肯绝宋,召使东旋,会兵陷饶凤关,飞渡汉江,大掠而东。急报到了汴京,金主守绪召集群臣,会议退兵之计。众臣皆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迟疑了一会,没有什么办法。

    还是金主叹了口气道:“数十年来,国家竭尽府库,豢养兵士,原是望他杀敌御侮的,现在京城告急,还不肯出死力以卫国家,平日豢养兵士,有何用处呢?

    存亡虽由于命,亦须略尽人事,纵使敌不过蒙古,也要和他周旋一场的了。”当即召诸将出屯唐邓,又命哈达和丰阿拉,率兵还援。哈达、丰阿拉奉诏驰回。

    闻得蒙古兵正在渡那汉江,部下诸将,皆要趁他半渡之际,前去击截。丰阿拉又不肯从,等到蒙古兵全队渡过汉江,他方在禹山列阵以待。

    谁知蒙古兵见了金兵,未曾交锋,便抽兵退去。部将皆欲追杀,哈达不允道:“敌人不战而退,必有诈谋。我若追去,正中其计了。”遂即收军南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