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宝鼎_第73章茭与包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茭与包宏 (第1/2页)

    第73章 茭与包宏

    而遭明觉用震魂掌击伤,把她丢入天池之中,吃尽苦头…诸如这类的事情,都是由于她太爱包宏,想借自己的功劳,而博取包宏的欢心。

    而对自己产生感情,但包宏都大而化之,漠然不知,无动于衷,他对她的冷淡态度,虽然也感到有些难受,但由于她太爱他,每每都能忍受。

    如今她又忍受了包宏对她的冷淡,见自己对他的关怀,却换来傻乎乎一笑,不过她比以前高兴多了。因为包宏终于叫了她娇jiejie!

    于是她再不说话,一转娇躯,手按在大门上的铜环之上,咚,咚,咚连敲三下。这是一座建筑巍峨巨大的宅第,片刻之后,宅院中有人应道:“是谁?”如云玉女忙答道:“路过宝庄,突遇大雨,想借一角之地,避避风雨。”

    话声刚落,两扇朱漆大门呀然一声,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须发花白,但精神却是异常饱满。

    如云玉女朝老者福了一福,说道:“我们因有要事待办,本想再赶一段夜路,谁知逢上大雨,两个人的衣服全都被雨淋湿了,想在宝庄避避雨,同时烤烤衣服。”

    那老者见他们疾装劲服,包宏背插长剑,知道是武林人物,但一男一女,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是以,两道眼神不住的在两人身上打转。

    聪明的如云玉女,哪里还有看不出来的,忙莞尔一笑道:“小女子姓郭,这位是我师弟,姓包单名宏,祈求老丈行个方便,让我们在宝庄避避风雨。”

    老者点了点头,抚须道:“好,既然如此,两位请进吧。”语毕,侧身肃容。两人走在老者前面,跨入大门,进了庄院,包宏俊目凝神,向院中略一打量。

    只见屋是三环对立,红墙绿瓦,建筑巍峨。由大门到正厅,要经过一个独院,院中古柏夹道,萎草铺地,几株腊梅,在风雨中摇晃,但清香之气,却随着风雨,送入人的鼻中。

    在通过独院之际,老者已越步走在两人前面,带着他们越过独院,来到正厅,正厅中摆饰整洁富丽,祖宗神座前的香案之上,一柱檀香正在焚烧,香烟铝缕,满厅奇香。

    老者用手拂了拂落在两肩之上的雨点,高声的叫道:“夫人,来客了。”不久,厅中左手正房,门帘启处,走出一个两鬓花白,年若五旬的老妇人。

    她身躯肥胖,相貌富态,一看就知道是位家境富裕,心地慈和,精明能干的管家婆,她走近包宏和如云玉女两人跟前,不由得啊了一声,说道:“两位淋得这样湿,快把湿衣服换下来,穿久了会着凉的,这么冷的天,着凉会生病的啊!”顿了一顿,转面尖着嗓子叫道:“李华,快来,把这位相公带去换衣服。”又停了一会儿,转回面望着如云玉女,慈和一笑,说道:“这位姑娘,快跟我来吧!”

    说罢,摆动着肥大的身躯,将如云玉女带入左手正房,去找干衣服给她换着了。夜深了,风雨未停,包宏和如云玉女两人。

    在这庄院之中承蒙这对老夫妇的一番热心招待,不但把换下来的衣服用火烤干,重又穿在身上,而且也招待他们吃过晚餐,为他们准备好歇息的房间。

    何以这对老夫妇会这样古道热肠的招待这两位过路之客,这自然也有他的一番因果,原来这位老者姓仇,名怀义,二十岁时,父母双亡,两老死后留下良田千亩,庄院一座,还有不少金银财宝。怀义继承父业,专心管理田庄。

    由于他聪慧过人,且禀性老实,十来年苦心耕耘经营,又买进良田数百,成为县中唯一的首富。

    他幼时蒙双亲培育,饱读诗书,明礼尚义,加以家资豪富,每遇县境之中有修桥铺路,救济贫民等有益之事,他都慷慨解囊,解资相助。

    不但为邻里所崇敬,亦博得当时修武县知府陈大人的垂青,乃将爱女媚娘配以怀义为妻,嫁娶之日,轰动全县,场面之热闹,自不消说。

    媚娘秀慧贤淑,学富五车,堪称才女,怀义每遇疑难之事,多就教于深闺。丈夫怀义后来能一帆风顺,誉满全县,有许多地方是得夫人辅助之力。

    这期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媚娘婚后三年,仍无子,当时她颇感难过,曾有意劝丈夫纳妾,无奈伉俪情深,不但未能博得怀义的同意,反遭驳斥。

    从此媚娘不敢再提劝夫纳妾之事,只好避着丈夫暗自流泪,叹自己命薄。怀义夫妇久不获后,当然求子心切,但每每思及此事也许是命中注定,安能强求。

    有了这种想法,夫妇对于有无儿女之事,倒也就淡薄了许多,只是专心管理田园,全力行善,果然,苍天不负善心人。

    在怀义三十九岁的那年,媚娘身怀六甲,十月怀胎,某夜媚娘产下一女。女儿下地,夫妻欢喜欲狂,立即差人报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