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_第21章雪花纯白洁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雪花纯白洁净 (第2/2页)

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齐声喊道。后金炮营的众多炮口在慢慢移动和调校,一齐对向德胜门前的明军部队。

    一会儿炮兵已经调教完毕,只等皇太极一声令下了,大贝勒代善部。布置在德胜门西北面的正红旗与右翼蒙古兵,共一万骑兵正在蠢蠢欲动,只要听见中军炮营的炮声响起又停止后,便发动冲杀对德胜门外的明军毫不留情。

    当面之敌是部署在德胜门西面的明军宣府总兵侯世禄部,共五千余兵马,正红旗面对宣府兵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因为宣府的兵马里,骑兵只有一千五,而正红旗的一万兵马全部都是八旗骑兵。

    代善骑在战马上,手里紧握着大刀,不停调兵遣将着正红旗和蒙古兵摆好冲锋的阵势。等一会儿,如果后金军和宣府的兵马兵戎相见时,怎么防备又从那里怎么突击宣府兵的薄弱之处。正红旗的战马群的铁蹄下,是一片已经踩花了的雪泥地,天空中一粒粒的雪花迎着风正纷纷飘然落下。

    不远处,高耸巍峨的北京城立在白色的大地上,德胜门外的明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兵力的调动也已经停止,大战在即了。

    正红旗的八旗兵们都穿着红色的棉甲和头盔,身上都落满了白雪,等冲锋开始以后,这些身上的雪花都会落下。

    贝勒济尔哈朗部。布置在德胜门东北面的是济尔哈朗的正黄旗,也是一万骑兵,也已经做好的冲杀的准备,只听中军炮声一响和停止便会万马奔腾杀将德胜门过去。

    当面之敌是布置在德胜门东面的大同总兵满桂部,与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兵马不同的是,满桂的大同兵全部是骑兵,共五千余骑。

    明朝的九边重镇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这些重镇全部是沿着长城守护大明北方的军事重镇,为的就是抵御北方蒙古和现在的女真人。

    济尔哈朗知道自己的一万数的八旗精骑,面对的是满桂统领的大同骑兵以后,知道自己的一万骑兵面对满桂的五千大同骑兵其实并没有多少优势,因为满桂的背后就是北京城高耸的城墙,上面正架着众多明朝的红衣大炮。

    要是离北京城墙太近,就会遭到城上的大炮攻击,再接近一点就会受到弓箭的射击,骑兵和战马就会受惊和损失惨重了。

    所以济尔哈朗要面对如何控制约束好自己的一万骑兵,在尽量安全的距离见机行事对满桂的大同骑兵冲杀。

    正黄旗的八旗兵们都穿着黄色的棉甲和头盔,他们对面的是明军的劲旅满桂统帅的大同骑兵营。

    这一定是一场恶战,八旗兵们都咬紧了牙关。黄色的旗帜在空中沐浴着天上不停飘落的雪花,雪花纯白洁净,但是马上就要染成红色了,皇太极部。

    “放…放…放…”皇太极在亲兵的护卫下退入兵阵中,临行前大喊三声。已经对齐炮线的后金炮营,一起对准德胜门还有城外的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开火。

    后金炮营的炮口顿时升起阵阵硝烟,一下就弥漫了整个战场,炮声先是一齐射击三次,然后就此起彼伏开始随机而射。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后金军的炮声。中军的骑兵分成三条长排站列在前排准备冲杀,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

    骑兵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步足,这些兵马都是皇太极的后手不会轻易动用,而是要用来见机行事,或是用来保护自己,或是用在对德胜门的陆续进攻。

    甚至是为了撤军而用来断后。代善部的正红旗骑兵这时听到远处传来中军的大炮声,代善立即高举单手命令骑兵准备进攻,只待炮声一停止,就发动对宣府总兵侯世禄部的冲杀。

    济尔哈朗部的一万正黄旗骑兵也听到了中军炮营的炮声,也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对大同总兵满桂部的冲杀,势要消灭德胜门外的明军主力。

    一会儿后,后金中军的炮营炮声陆续停止,传令兵旗帜摇动,命令左右两翼的正红旗和正黄旗共两万骑兵,分别从德胜门的西面和东面,开始对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两部明军开始猛烈冲杀。

    这时,天上的雪花随着逐渐加强的大风,又开始越下越大,后金军和明军就要在漂泊和寒冷的大风大雪中展开恶战,虽然双方的视线都受到了影响,但是一会儿后德胜门外,鲜血将染红一片…

    ***候世禄部。飘忽不定的雪花随风而落,候世禄激荡不已的神情注视着前方,八旗兵马上就要冲杀过来了,因为已经可以听见远处传来马群震撼奔腾的马蹄声。候世禄知道今天自己是九死一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