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像这样军人 (第2/2页)
修在南方对我们的威胁,而且沉重打击了我们潜在的战略对手,为后面的发展和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这一仗的胜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说起来与我们的理论立场有些不合,但是它创造的非凡价值让今天都用之不尽啊。我们用这一仗同时也拉近了与西方资本势力的距离。为后来的经济改革和招商引资铺平了道路。” “可是这场胜利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啊,哪有战争不死人的呢?当年陈友发是一支王牌部队的特别侦察队的侦查兵,他们没有直接进入正面战场,而是绕到了敌人的后方。他们当时需要执行一个特别任务,他们需要从老挝撤出一支流亡的红色高棉…” “当时红色高棉的多位高层人物,以及政治领袖都是悄悄在陈友发这样的人的掩护下逃离柬埔寨的,但是越南也不傻啊,他们也派出了最精干的部队去击杀堵截。 这种任务一方面是机密,另外一方面毕竟是侵犯了他国领土,所以大家心照不宣,都非常谨慎低调,但是惨烈的程度要远比正面战场更吓人啊。因为没有支援,没有预备队,甚至没有持续补给。陈友发的部队几乎全部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啊…”“正因为这一仗带来的巨大政治价值,所以我们都封锁了关于这场战争的所有消息,甚至不允许公开的祭奠活动,数年来全都只有民间的纪念。这真是很玩味的一段历史啊。当年的动静很大,但是平息的也非常快。 因为我们不能让国家的继续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只能求大义而舍小节了。”“陈友发当年具体执行的任务是高度机密,已经不可能知晓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他跟极少数人,活着回来了,而且他的表现极其出色,这才荣立了个人二等功啊。 不过这个表彰仪式也都是内部进行的,没有标记授勋的原因。”“大哥…后面我要说的话,都是我个人的猜测,你酌情理解…” “二弟啊…你搞情报跟平时生活还真是判若两人啊…”“情报讲求的就是严谨,这是我们的职业态度,你先听我完整的给你分析这个情况… 陈友发从战场归来时间不长他竟然选择了复原。我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军人背景,所有我多少的也了解了一点关于他这样的人选择复原的原因。” “他是立过功的精英军人,照理说前途无量啊,我大胆猜测,他如果当年不复员,如今已经肩扛将星了,而且像他这样执行过机密任务。 同时又在王牌部队担任军官的军人通常也很难复原。因为会有很多人想要阻止他这么做,一方面可惜他的才能,另外一方面担心他的立场。 所以陈友发离开部队这件事其实非常难以cao作,可是他竟然做到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第一,他离开的去向可以冲抵部队的损失。第二,他需要有充分的个人理由。” “还有一点就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愿了,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放弃大好的前程呢?”“我不知道…” “这里也有两点原因,第一,他对自己曾经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怀疑,甚至他开始坚定的相信人生有另外一种活法。第二。 就是他意识到或许这个活法存在更好地前程…”“你说的有些含糊啊…”“这都是我的猜测和分析,你要合理的吸收。一般来说,像他这样的军人,政治理念是非常过硬的。 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受到的磨砺是远胜于常规军人的。所以说我猜测陈友发曾经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优秀战士,但是他在战场上经历的一切恐怕彻底改变了他,他动摇了,怀疑了,甚至感受到了欺骗。” “你可能没有历史兴趣,你了解红色高棉吗?”“我第一次听说…”“实话实说,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恐怖政权啊,据说灭绝人性的事情他们信手拈来,他们奉行的是高压恐怖统治。 你想想这么一群人皮恶魔居然需要我们伟大的,高尚的,精干的人民士兵去解救,你觉得心里是什么滋味呢?这些士兵究竟在为谁而战呢?他们的牺牲又是为了谁呢?”“为了国家啊”“呵呵…可是国家不承认他们的存在啊。 他们是被遗忘的一群人啊。所有的付出,努力,牺牲究竟有何价值呢?我相信陈友发战友的遗骸没有迁回来,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想必那些阵亡士兵的家人都不会知道他们究竟为何而死,又身在何方…”“所以像陈友发这样能够侥幸的从地狱死里逃生的人,你觉得他们还是曾经的自己吗?” “他之前所有的认识,价值,存在肯定都天翻地覆了啊…”“另外你再看看他复原之后的人生履历,他的眼光极其老辣独到啊,可以说他随后的每一步路都正中红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