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屏缘_第17章亦何庸心节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亦何庸心节义 (第1/2页)

    第17章 亦何庸心节义

    钱通金耀宗皆低低搭在榜上。在京报子,尽到王御史衙中来,一应使用,老王替他打发,原来顺帝当日,深怪各省及府州县考试的私相授受,全无真才实学,可以辅国安民,所以亲自策试。

    那一榜取中一百二十名,赵青心为榜首,特恩钦赐状元,赐宴殿前,簪花游街三日。王御史不胜忻幸,第一日备酒衙中,与三人贺喜。钱神甫与金子荣商量道:“我们两个,幸运老王提救。如今侥幸功名,皆是老王之德。

    闻得他家中只有一女,尚未许聘,状元赵云客,又无内室。我们特地与他作媒,成这一门亲事。”金子荣道:“此事甚好。”

    赵云客游街赴宴回到寓中,王御史出来迎接,并钱金两位一同坐席,分宾抗礼。云客深谢抬举之恩,得有今日。酒至数巡,钱神甫道:“赵年兄青年俊秀,果魁天下,真是文才可据,但是有句话,还要告王老先生得知。赵年兄的家事,晚生辈少时同学,稔知其详。

    他的令尊先生,因要与赵兄觅一佳偶,至今尚不曾聘得年嫂。前日闻得老先生有一位令媛,待字香闺,晚生意欲作伐,为金马玉堂之配,不识老先生可使得?”老王笑道:“学生家中,止生一个小女,心上也要择一佳婿,故此还未许字。

    今状元果无尊阃,又承两兄厚意,极好的事了。”云客谦恭尽礼。酒筵散后,钱金两个,尽力撺掇,老王也就许允。先要写封家书,打发一人回去与夫人说知,好待赵员外家来行礼纳聘。

    赵云客当夜也写一封家书,附与京报带到家中,第一桩先说速往扬州府前王御史家,将财礼聘他小姐。次日早起,王御史的家人也发回去。赵云客的书信,也付与京报,一径到钱塘报喜。

    当日又游了街,晚间往别处赴宴。到第三日,赵云客想道:“今日游街已完,以后在京把这些各位大老,相会一相会,便好先上一本,辞朝出京。一来省亲,二来完娶姻事,不过月余,就有回家之期。谅朝廷自然从允。”

    不想这一日游街,又撞着一件奇事。京中王府贵戚,但是每科遇着状元游街,各府内眷,以为奇货,无不挤立府门,看迎新状元。

    道是天上的文星落在下界,每到戚里朱门,便要拥住马头把状元的相貌,从头至脚看个不了,年老的赞道:“鳌头独占,断属老成。想是万民有福,又添出一位宰相的胚子。”

    年少的赞道:“那样郎君青年大发,不知那一家有福的佳人,嫁着这一个才子。”在京妇女,人人羡慕赵云客是个风流年少,人才体貌,迥出凡流。只这一年看状元的,一发如意,早晨拥起,傍晚尚难脱身,倒拥得执旗把伞之人,腰酸脚软。

    只见行到一处,却是驸马府前,那驸马姓韩,有一个郡主,小名叫做季苕。生居金屋,少长玉堂,自然比不得荆钗裙布的模样。又生得一种性子,与世上妇女大不相同。

    常道:“我等人家,那怕没有富贵子弟为配?只是有才无福,有福无貌,俱非男子。”就自小立下一个主意,必定要嫁个状元。前岁开科时节,他年纪也略长成,因见状元有六十余岁,不好将身许聘。淹留岁月,近已及笄。昔闻废科一诏,心上好生烦恼。父母也晓得他的意思,不敢轻易择婿。

    就是朝廷策士,也亏得那驸马因女儿有这个志气,他进朝入奏,把天下才人待用之语奏了几句,朝廷便有亲试的一段事。如今恰遇着赵云客首折宫花,季苕郡主生平这番念头,正好发泄出来。

    又因那一日迎到府门,看见云客面貌,越发定了主意。次日早期,尉马就进一本,把女儿素志,上达天听。驸马都尉臣韩呈一本。为招婿事。奉圣旨:郡主韩季苕,许聘状元趟青心。

    该礼部即日议礼成亲。礼部接出此本,就往状元寓中,来议姻事。宴客忽闻圣旨,难于摆脱,使与老王商议。王御史道:“小女之事,虽未成亲,奈前日已发家书回去。

    家中见我的书,自然择日纳聘,乡里之中,尽晓得与赵家攀亲。今日奉旨招婿,辞又辞不得,为之奈何?”

    赵云客念切玉环,就是绛英、素卿也还是第二桩心事,何况牵连国戚为笼中之鸟。当夜就写成一本,清早亲自入朝,把已经聘过御史王某之女,理难再娶,坚执不从的话上奏。也奉圣旨,批发礼部议覆。礼部大臣,即约王御史并状元驸马,会议姻事。

    赵云客报定宋弘之义,韩驸马引着王允之情,礼部会议未妥。酌量调停一说,便覆奏道:臣部会议得郡主姻事,状元赵青山已聘过御史王某家女,义难离解。

    今郡主奉旨招亲,又无违旨之理。臣部酌议,如晋相贾充故事,特置左右夫人。赵青山先在京中,与郡主韩季苕结亲。即日同郡主归家省亲,并娶王氏。庶情义两全等语上奏。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