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不知之过往 (第1/2页)
第89章 不知之过往 范闲忽然从这位文学大家的眼中看到一丝怜惜,一丝将后路斩断的决然。范闲忽然心中大动,感觉到某种自己一直没有察觉的危险,正慢慢向自己靠近了过来,他酒意渐上,却依然猛地回头。 在殿上酒席后面,找到了那张挑起战事的脸来…郭保坤,被自己打了一拳的郭保坤,太子近人郭保坤,宫中编撰郭保坤,今日也有资格坐于席上。 但很明显他的这番说话,事先太子并不知情,所以太子和范闲一样,都眯着眼睛,看着郭保坤那张隐有得意之色的面容,不知道他究竟是想做什么。范闲感觉到了危险,微微笑着。 此时听得庄墨韩又咳了两声,向皇帝陛下行了一礼后轻声说道:“老夫身属大齐,心却在天下文字之中,本不愿伤了两国间情谊,但是有些话,却不得不说。”陛下的脸色也渐渐平静起来,从容道:“庄先生但讲无妨。” 陛下说话的同时,皇后也端起了酒杯,张嘴欲言,复又收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大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宫殿之上无比安静,不知道这位名动天下的文学大家,会说出怎样惊人的话来。 “这诗前四句是极好的。”听着末一句,群臣大感不解,这首诗自春时出现在京中,早已传遍天下,除了大江的大字有些读着不舒服之外,众多诗家向来以为此诗全无一丝可挑之处。 但精华却在后四句,不知道庄墨韩为何反而言之,只听庄墨韩冷冷说道:“之所以说前四句是好的,不是因为后四句不佳,而是因为…这后四句,不是范公子写的!”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然后马上变成死一般的寂静,没有谁开口说话。 庄墨韩抬起头来,满是智慧神彩的双眼里,飘出一丝复杂的情绪:“这诗后四句,乃是家师当年游于亭州所作,因为是家师遗作,故而老夫一直珍藏于心头数十年,却不知范公子是何处机缘巧合得了这辞句。 本来埋尘之珠能够重见天日,老夫亦觉不错,只是范公子借此邀名,倒为老夫不取,士子看重修心修德,文章辞句本属末道。 老夫爱才如命,不愿轻率点破此事,本意来庆国一观公子为人,不料范公子竟是不知悔改,反而更胜。”范闲险些失笑,心想无耻啊无耻。 但旁人却笑不出来,殿前的气氛早已变得十分压抑,如果此事是真的,不要说范闲今后再无脸面入官场上文坛,就连整个庆国朝廷的颜面都会丢个精光。 天下士子皆重庄墨韩一生品行道德文章,根本生不起怀疑之心,更何况庄墨韩说是自己家师所作,以天下士人尊师重道之心,等于是在拿老师的人品为证,谁还敢去怀疑?但皇帝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他不是淑贵妃,也不是太后。 他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庄墨韩,所以冷冷说道:“庆国首重律法,与北齐那般孱弱模样倒有些区别,庄先生若要指人以罪,便需有些证据才是。” 众臣都听得出来陛下怒了,万一庄墨韩真的指实了范闲抄袭,只怕范闲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庄墨韩微微一笑,让身后随从取出一幅纸来,说道:“这便是家师手书,若有方家来看,自然知道年代。” 他望着范闲,同情说道:“范公子本有诗才,奈何画虎之意太浓,却不知诗乃心声,这首诗后四字如何如何,以范公子之经历,又如何写的出来?” 殿内此时只闻得庄墨韩略显苍老,而又无比稳定的解诗之声:“万里悲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