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空气特别浑浊 (第2/2页)
救援工作的辛苦,吴辰等人要面临的永远不是穷山恶水,而是极度不配合的地方政府,以及蛮横不讲理的村民。一开始他们进村,先是打着计生委的名号,后来又扮成推销员,但进村后就会被一部分村民跟踪。让吴辰感到震惊的是。为了保护“买来的财产” 不被跑掉,村民们会形成一套“群防群治”体系:对被拐卖妇女企图逃跑的行为,互相一定要通风报信、提前预警,并拒绝配合警察的解救行动。 一旦有女孩成功解救,将会面临全村人的围堵,务必阻挠警察把人带走,他们认为自己没啥错,是警察在“抢人”而自己只是“救”媳妇回家而已,不会顾忌任何后果。 由于法不责众,警察不可能抓他们,生怕示威游行,只能姑息处理。吴辰也去过河西的黑砖窑工厂,和团友一起解救被奴役的儿童,但总会遭到当地恶黑势力的报复,警察收了小费后便不闻不问。 短短一个多月,他见到了太多黑暗,也经历无数心酸,却没有丝毫哪怕一点有关希若雪的消息,再次坠入了绝望之谷。 国庆节前夕,团长老刚将所有团友聚集起来,痛骂了政府的不作为,随后策划了一个颇为冒险的计划:去北平上访,直达天听。 吴辰思索片刻就答应了,不过他料定这一趟行程注定不太平,没让林卉跟着来。前段时间他们也上访过,但一坐上火车就被便衣警察盯上。最后被强行“送” 回来,民警还会定期上门监视,要求他写下各种保证书,这一次吴辰等人学聪明,先分成一个个零散车队,陆续抵达北平后,再在一个酒店里集合。第二天,他们坐上大巴准备去信访局,结果一出酒店就被警车跟着,随后警车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在路上截停了大巴。 “截访,完了,完了…”老刚脸色变惨白,手指紧攥着照片,脚开始抖,吴辰不明白截访的后果,准备和这群警察讲讲道理。 几个民警示意他们全部下车,排成两行队伍,然后大声喝问:“说,你们去哪的,有啥目的?” 一老头小心翼翼地从塑料袋里掏出一沓照片,神态特别可怜:“警察同志,俺闺女被人贩子拐了,这是她的照片,你好心帮帮俺…”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失控,几个民警暴力卡住老头脖子,不由分说就把他押进囚车里,吴辰看不过眼,立即冲上去喝止:“干嘛呢,我们又没有犯法!” 一民警眼疾手快,直接朝他眼睛喷辣椒水,吴辰痛苦地嚎叫起来,随后被几个人架着甩进警车里,恶狠狠地说:“你敢质问政府,你敢要挟政府!”一行人无一幸免,全部被弄进几辆囚车里。 在车上,老刚用矿泉水帮吴辰洗眼睛,那股疼痛火辣感才稍微减轻,但他眼皮已经红肿,眼球一受到光线刺激就会不断流泪。“这群混蛋…”吴辰咬牙切齿地说。 “小辰,算了,我们这趟又白跑了,待会你记得,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千万别惹事。”老刚似乎特别有经验,语气里满是无奈。“这可是在京城啊…”吴辰内心充满绝望。 在老刚的劝说下才收敛自身脾气,盯着车窗,静观其变。囚车很快来到西长安街的一个办公地点,门牌写着“上访人员临时安置点”他们一个个下车后,被赶进一个大房间里,并用铁门关了起来。 没收所有手机和身份证,室内墙上还贴着“非正当上访的处理决定”让吴辰等人检讨学习。吴辰觉得自己特别像囚犯,根本没心情学习什么,一直到下午,肚子都快饿扁了,几个民警才走进来,让他们轮流去办公室写材料。 吴辰不情不愿写完材料,并按上手指纹,随后被统一送上大巴,在警察护送下往北平郊区驶去。车上所有人都没底。 也不知道会被送去哪,不敢吭声。大巴行驶了一个小时,来到一座大院里,三楼的牌匾写着“通庄接济服务中心” 吴辰等人被带到一个用铁丝网围成的cao场里,陆续接受安检。安检通过后,保安根据身份证户籍所在地将他们一个个分隔开来,然后大声吆喝:“找到自己省的房间。然后进去,都利索点!” 吴辰反问那个保安:“把我们带来这里到底要做什么?”“所有进京上访的人最后都会来这里,不管你是正当上访还是非正当的!”保安从腰间掏出警棍,指了指他:“还不进去,想挨棍啊!”吴辰听了只能闭嘴,迟疑地走进房间。 只见里面已经人满为患,至少有上千人在排队,上到80岁老人,下到20岁青年,哭喊声、吵闹声络绎不绝,让他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么多冤。 房间四周都是高耸的白墙,空气特别浑浊,只有一个铁栏杆小窗可以透气,墙上挂有许多“上访信访条例”上门配有几个鲜红大字:一切为人民服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