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香君 (第3/3页)
妾的那个人吗?” 杨龙友答:“正是她。” 马土英问:“为什么没娶去呢?” 杨龙亥答:“这个傻丫头,要为侯方域守节,坚决不从,我曾派人去说两次,她断然不下楼,使我也没办法。” 马土英听了很生气地说:“有这样的大胆奴才,她还不知道相府衙役的威风。 可笑这样一个娼妓还如此自大高做,真是灯蛾扑火,自找灭亡。“ 阮大铖也添油加醋地说:“这都是侯方域那小子惯的,他以前对我也侮辱过。” 马士英听后更恼怒地说:“不得了,不得了,一个漕抚花三百两银子也买不来一个妓女,这不是笑话!” 阮大铖说:“田漕台是相爷的乡亲,如此被他羞辱,应该想法治一治她。” 马士英答应说:“好!等她来了再说。”这时去请李香君的人回来说:“李香君说有病,坚决不肯下楼!” 马土英说:“即然这样,也不用去找去请,直接去几个人抬一顶小轿把她抬来,不管她同意不同意,直接送到田漕抚船上叫他们结婚,不就完了。” 回头对杨龙友说:“老妹丈,你熟悉李家的人,硬娶李香君这件事就由你领着干吧!” 杨龙友领着相府管家、兵丁,抬着花轿拿着三百两银子又到李家娶李香君。他们敲着门,李贞丽出来开门,杨龙友进到屋中,和李贞丽说出马士英要代替田仰强娶李香君的经过。 杨龙友对李香君说:“那马士英知你拒嫁田仰,动了大怒,差一班恶仆登门强娶,我怕你吃亏,特地来保护你。依我看你嫁个漕抚,也不算委屈你,你想你有多大能耐,能抗住这豪臣的势力。” 李贞丽也说:“扬老爷说的有理,看这局面,拗不过去了,你不如趁早收拾下楼去吧!” 李香君这时看着杨龙友和李贞丽说:“你们这说的是什么话!当日杨老爷做媒,mama主婚,把我嫁给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现在定情之物还在我这里。” 说着从桌上拿起白绢扇,并说:“这首定情诗,杨老爷是看过的,难道你们都忘了吗?” 李贞丽说:“那侯郎避祸逃走,现在不知在哪?难道说他三年不回,你等他三年?” 李香君说:“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百年,我也要等他到底,决不改嫁。” 这时外面吵嚷:“夜已深了,快些上轿吧!还得抬到船上去呢!” 李贞丽非常着急地和杨龙友说:“事情到这地步也顾不得了,快帮她梳洗打扮吧!” 李香君拿着扇左挡右挡,不让梳头打扮。李贞丽、杨龙友强给梳洗打扮,草草打扮完了,二人就要抱着李香君下楼。这时李香君一边哭一边说:“我宁死不下此楼。”说完,李香君以头撞柱,晕死倒地。 李贞丽和杨龙友却也着实慌乱了,杨龙友指着掉在地上的扇子说:“你看,头额都撞破了,连这诗扇都溅满鲜血。”他拾起诗扇,和李贞丽把李香君扶到后房休息。 杨龙友对李贞丽说:“你看怎办?” 李贞丽说:“求扬老爷救我,想个办法吧!” 杨龙友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打扮打扮,替李香君嫁到田府。” 李贞丽说:“他们认出怎办?” 杨龙友说:“只要我不说,他们谁能认出?” 李贞丽无可奈何地说:“也只好这么办了!”于是李贞丽打扮一番,替李香君嫁到田府去了。 虽说李贞丽年近四十,可是却天生丽质,又保养得宜,所以代嫁也蒙得过去。 不过,为了保险不露破绽,李贞丽盘算着要以拿手的床上功夫,把田仰的心先迷住了,让他在床第间得到痛快,那即使露了馅,说不定田仰会因为迷恋自己的美xue而不加追究。 因此,洞房之夜,李贞丽可以说是使出混身解数,不惜代价的为田仰服务着。 一上床,李贞丽就使出拿手绝活──吹、吸、含、添、吞,逗弄得田仰舒爽的满床翻滚,哭爹喊娘的。 跟据李贞丽自己的记忆,从她练就这项绝技后,就没有男人能挨过四循环的吹、吸、含、添、吞,十个当中有七个在第三循环中就泄甲弃兵了。像田仰这种有色无劲的角色,李贞丽一循半就将他解决掉了。 田仰的洞房花烛夜,爽个通宵达旦,总共xiele四次。很可怜的,其它的时间都浪费在哄“小弟弟”站起来;更很可怜的,田仰都是被李贞丽的嘴弄出来的,他的roubang连她的yindao口都没接触过。 不过,田仰倒也不顾日渐消瘦,而乐在其中… (尾声)桃花扇 ——个月以后,杨龙友和教戏先生苏昆山都来看望李香君。正好李香君在屋里睡觉,溅血的白绢诗扇摆在桌子上。 苏昆山说:“李香君几天来,因为想念侯方域,也惦记母亲李贞丽,都愁出病来了,我们不要惊动她,让她好好休息,我们先在这坐一会。” 杨龙友拿起诗扇说:“好一把诗扇,可惜让鲜血给污了。苏老!李香君这里有颜料吗?让我帮它加一加工!” 杨龙友备妥笔墨,便用黑笔在扇子上血渍空隙中画一枝梅花树干,又用绿色的颜料在血渍上添了几片绿叶,于是,扇子上便呈现出一幅盛开的梅花图。 这时李香君听外屋有人说话,从梦中惊醒,对镜化化妆,从里屋走出来。看见杨龙友、苏昆山便行了礼,坐在桌旁。 她忽看见桌上的诗扇已经变了样,错乱的血渍变成一树鲜艳盛开的梅花,她很喜欢,谢了谢扬龙友对诗扇的艺术加工。 杨龙友很关心地问李香君:“你今后打算怎办?如果侯方域一去会不回来怎办?”杨龙友继续说:“不如请托个人,到江北前线找一找他!” 苏昆山在旁说:“几天后我想回家看看!刚好我老家就在河南,沿途会经过江北前线,这个事就交给我办吧!” 杨龙友说:“那么李香君,你写封信请你师父带去吧!” 李香君想了想说:“我的心中有千言万语,写信是表达不出来的,不如苏师父把这诗扇带着吧!因为着扇子是侯郎给我的定情之物,这首定情诗表达了他对我的深厚感情;诗上的血渍又像征了我为他守节之心;杨老爷画的梅花,又把我未来的志趣告诉他。所以这把扇子表明了我千般苦、万般情,也表达了我对他深厚的思念、万种情怀,更表达了我宁死不改的坚强意志。…这把扇子又是他熟悉的旧物,因此看到扇就等于看到了我。” 于是,苏昆山就带着诗扇;带着李香君对侯方域的思念出发了!苏昆山要在战乱中,在长途跋涉中为李香君寻找侯方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