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将军剿匪 (第1/3页)
35、将军剿匪 将军剿匪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却无论如何还是得烧起来的。 他琢磨着,走亲民路线貌似不太有希望,不如改走商贾的“富贵线”博个“盆满钵满”也是堪堪可以的嘛!富饶的江淮,好歹能让他混个三五车白花银不是?于是,新知府请来了江淮商会的头头并几名大商户,笑嘻嘻的烧起了他的第一把火来。 结果,还没等他伸手要钱,人家就一水儿的开始诉起了苦:“所以,那个母老虎,简直是一手遮天了?!” “呃?”诉苦的各位,反倒有些手抖了。 这些个“我们真的没得赚啊”、“这个月又被抢了三次啊”、“那个母老虎还让人给我家下人塞钱放他们去做生意啊”这样的抱怨,过去在前任知府面前,不过是马耳东风一阵,吹过就算的。 可到了这位跟前,怎么就…互相对视一番后,富豪们火烧屁股的夺门而逃了。 只顾着想办法捞得第一桶金的新任知府,思来想去,都觉得这个“母老虎”不除,他的银库着实满不了啊! “我得请了大将军来帮衬帮衬。”转了转三角眼,新知府想到了个最佳人选。 这个人名叫苏大刚,是朝中顶顶有名的大将军。他的成名,除了因为矫勇善战,一个人单枪匹马凭着军功爬上这个位置外,更多的还是他那些个…不太有脑子的行径。 你说,一个当将军的,有自己的将军府不住,偏偏还是住在那个臭烘烘的军营,吃着官兵们一模一样的吃食,领的钱财基本上也都救济穷困兵士…总之,顺风顺水的官儿都不会做的事,他一个不落的都做了个遍。 而且,他还是当红的将军呢! 这样积极不遗余力的经营形象,分明就是上赶着得罪那些个功成名就却总是眼高于顶的其他将军们嘛?于是乎,金龙王朝开朝以来第一位,完全不得兵部同仁好感,又因为太过直率顺便不小心把其他读书人得罪了个遍的苏将军,实在是大大得红啊! 除了皇上,整个朝堂上下也就一些个淡泊名利的老头子们会和苏将军说两句话了。 同仁们私下里,聊得最多的话题,从来都是“那个苏将军今天又闯祸了,他…”这样的开头。你要是不说这种开头,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金龙王朝七品以上的官员。当然,是有份儿上朝的。 像这位凌姓的新知府,他虽然只在述职时回到过朝堂,但却好歹是有些个亲戚朋友在“上头”的。苏将军的轶事,他当然是知道许多的。不仅知道许多,他还想好些个有心机的官员那样,明面上去打了打关系,赠送了许多不算太值钱的玩意儿,比如牛rou和米面什么的。也就这样,便让那位傻子将军给记下了,落了个面熟兼好名头。 所以这一次,凌知府就有了找这个笨蛋将军帮忙的念头。 巧的是,根据可靠消息,苏将军还真好就在距离江淮不太远的地方,训练手下兵士们的泅水能力。 乐呵呵的高呼着“天助我也”凌知府开始打包送礼了。 这一次的礼物,当然又是他本人不太爱吃的粗面,以及一些老弱病残的rou牛。可这注定是会让苏将军高兴的,因为从不苛扣手下钱粮,一点儿存款都没有的苏大刚,总是处于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状况中。 收到了礼物,就算是再怎么不太会处理人情世故的苏将军,也快马赶到了知府府邸,礼貌的道谢。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听了凌知府“不经意”的诉苦,嫉恶如仇的苏将军怒了。 打仗都总是不要命冲第一的苏将军,哪里见得有人鱼rou乡民,祸害百姓?! 拍案而起,怒惊知府的将军大人,还没等凌知府说点儿旁的缓和气氛,就拿着宝剑大步流星的窜出了知府府邸,直奔兵营。可别误会将军大人的人品,他这是回去调兵遣将来着,可不是逃跑哟!要知道,剿匪可是个美差,不仅能捞着点儿军功不说,还能够浑水摸鱼的弄点儿银钱扩充军费呢! 一口气没歇的苏大刚,当晚打马回兵营,踹起了他的亲兵与副将,开始研究起关于剿匪的细节来。 大家对上行军图一合计,景阳冈太容易攻破了啊! 小土坡一个不说,又没什么天堑暗道的,土匪的山寨还光明正大修了一扇堪比皇宫的大门,四周的栅栏都稀稀拉拉的,一点儿条件性都没有。虽说如此,但苏将军仍是小心翼翼的点了三千兵士,着了正统兵服,提着长枪,骑着骏马,一股脑儿直奔景阳冈。 景阳冈在江淮的边境上,算得上是官道中的一方要道。 按道理,一般的知府衙门都还是会假模假样管上一管的。可谁敢管皇家都有三给重量级后台的苏婉婉呢?所以,前知府特别上道的把这些个针对此问题而来的状纸塞到了角角里,充耳不闻。 旁的人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唯有商会头头偶尔去闹腾两句,完全是因为想要捞点儿好处,帮商贾们争取点儿免税政策而已。 所以,就算山寨有派人山上山下的看守=新——回!忆论、坛=着,苏将军的人马仍是静悄悄的就摸到了寨门口。 “将军,我们已把此山寨给包围了!”副将来禀,显然已是胸有成竹的姿态。 “那…我先去探探。”想了想,总觉得静得有些不对味的苏大刚,打马上前。战马冲破了那中看不中用的大门,笔直的朝着土匪头子张一一“闺房”冲将过去。没有勒缰绳,苏大刚任由自家座驾踩踏垮了张混混的土坯窗台,盛气凌人的站到人家摇摇欲坠的木床跟前。 “哇──”吓哭了的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