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下方河水滚蓅 (第1/2页)
第98章 下方河水滚蓅 聚集水龙帮成员于长江沿岸之地擅水的壮士编成一军,将若干意思转达给刚苏醒过来的沉落雁,派绾绾与云霞、闻采婷一起去整顿阴癸派,收服魔门其他一派六道。 不服之人全都封住功力关起来。诸葛流云带着祝玉研来到襄阳城,目的自然而欲。襄阳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处湖北省北部,汉水中游。《汉书·地理志》谓:“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战国时楚置北津戌,始为军政重邑。 汉时置县,三国时置郡,此后历代为州、郡、府治所。汉唐两代,襄阳城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荆州记》载: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城南一带号称“冠盖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地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唐代襄阳城为山南东道治所,辖区扩及今陕西、四川的部分地区。明末李自成攻占襄阳城,并在此建立国家政权,自称“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 1950年5月1日,襄阳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合为襄樊市。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车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如今,雄伟壮观。 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万历四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雅称,分别为: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拱震门,临汉门,震花门。因西门是朝拜真武祖师庙的必经之路,故又称为“朝圣门”襄阳城在明清时,古建筑较为完整:六门城楼高耸,四方角楼稳峙,王粲楼,狮子楼,奎星楼点缀十里城郭,金瓦琉璃,高墙飞檐,煞是壮观,整个城池都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 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基本完好,墙体高约10米,厚1。3─1。5米,周长7。4公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 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人称“华夏第一城池”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自古誉为“铁打的襄阳”《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凭此坚城抵御蒙古兵马多年,演义出可歌可泣流传千古的英雄事迹。 现在的襄阳城城主是钱独关。自杨广被宇文化及起兵杀死后,激化了各地的形势。本已霸地称王称帝的,故是趁势扩张地盘,原为隋官又或正采观望态度的,则纷纷揭竿而起,成为一股股地方性的势力,保障自己的城乡家园。 “双刀”钱独关乃汉水派的龙头老大,人介乎正邪之间,在当地黑白两道都很有面子,做的是丝绸生意,家底丰厚。 炀帝死讯传来,钱独关在众望所归下,被当地富绅及帮会推举为领袖,赶走了襄阳太守,自组民兵团,把治权拿到手上。 钱独关虽自知没有争霸天下的实力,但际此风起云卷,天下纷乱的时刻,亦可守着襄阳自把自为,不用看任何人的面色。 在李密、杜伏威、李子通等各大势力互相对峙的当儿,他更是左右逢源,甚至大做生意,换取所需,俨如割地为王。 黄昏时分,诸葛流云与祝玉研在城门关上前赶至襄阳,以黄澄澄的金子纳了城门税,进入城内。襄阳城高墙厚,城门箭楼岳峨,钟楼鼓楼对峙,颇具气势,未进城已予人深刻的印象。 入城后,众人踏足在贯通南北城门的大街上,际此华灯初上的时刻,跨街矗立的牌坊楼阁,重重无际,两旁店林立,长街古,屋舍鳞次栉比,道上人车往来,一片太平热闹景象,使人不由浑忘了外间的烽烟险恶。 街上不时有身穿蓝衣的武装大汉三、五成群的走过,只看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