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乘着东风 (第2/2页)
,任居分陕,岂可顾而不扶,以负先帝遗旨。 爰率将士,缮治舟甲,须其自送,投袂扑讨。若天祚大宋,卜世灵长,义师克振,中流轻荡,便当浮舟东下,戮此三竖,申理冤耻,谢罪阙庭。虽伏锧赴镬,无恨于心。伏愿陛下远寻永初托付之旨,近存元嘉奉戴之诚。 则微臣丹款,犹有可察。临表哽慨,不尽欲言。这篇表文到了宋都,义隆看罢,不禁勃然大怒,正是:王师未向江陵下,反表先来宋帝都。 ***话说义隆帝看了谢晦的自讼表,顿时大怒,便下诏讨谢晦背君的罪。恰巧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入都见帝,帝即与道济商议讨逆的计划。道济自告奋勇,情愿率军前驱,并道:“谢晦才智有余。讲到两军对垒,临戎决策,晦却不足。臣非故自夸张,定胜晦一筹!” 义隆帝大喜,厚慰道济,并召彭城王义康进都。义隆帝便欲率六军,征讨谢晦不提。是日,义隆帝回宫十分快活,袁皇后问及朝事,帝即将檀道济自告奋勇的事说出。 袁皇后道:“檀道济昔日与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同是废立营阳王的人,怎可命他与谢晦决战?须防其诈。”义隆帝道:“昔日的事,道济被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所胁迫,不得不从。 并且杀死营阳王,他更是没有干系。现在朕厚恩笼络了他,他定必为朕出力,以赎前愆,决不会有不测的事发生。故朕躬待一切整顿就绪,便须亲征,只是有一件事,朕却要在没有出都之前,要宣布出来了。”袁后问:“是何事?” 义隆帝却指了袁后身后一个宫娃,怀中所抱的一个襁褓小孩,微笑道:“便是此事。”原来那个襁褓小孩。 即是袁后所生,当产下的时候,袁后闻那小孩的啼声,恍如狼嗥豺吼,再看他的面目,又是凶恶异常。袁后深知相法,心知此孩不可留养。 当时急命宫女请帝入寝殿,袁后对义隆帝道:“此孩他日恐是国家的祸水,万万不可留养,愿杀了此儿,好绝将来祸患。” 义隆帝哪里舍得,忍将活泼泼地第一个亲生的孩儿杀死,遂不允袁后的请求,命她好好扶养,取各为邵,只是那时候,义隆帝也是孝服未满,不能够将生子的事传出,故禁止宫中人泄漏出去。 到了现在,义隆帝因孝服已满,自己又要出征在即,便欲将生儿喜事,宣布给百官知晓。到了翌日,百官遂尽知皇后弄璋,纷纷向义隆拜贺。 义隆也大开筵席,赐饮群僚。一面却伪言皇后分娩尚未满月,宫庭中事,不可无人管理,特令皇姐会稽公主入宫主持六宫一切事宜。 这位会稽公主,乃是宋武帝刘裕的正后臧氏所生,下嫁振威将军徐逵之,逵之以战事身亡于江夏,会稽公主便嫠居守节。故义隆帝令她入宫,他便好放心,亲率六军西征谢晦了。 以中领军到彦之为前部先锋、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总军统帅,陆续出都,溯流西进,一路浩浩荡荡的过去。 这时谢晦也命他的兄弟谢遁、侄儿谢蕊猷与司马周超、参军何承天,留住在江陵。谢晦自己却引兵三万人,令瘐登之为总军,由江津顺流至江口,进据巴陵。谢晦得知前哨探报,知宋兵将至,便屯军候战。偏是霖雨十多天,两军未曾交锋。 到了那天天晴,瘐登之用火攻之计,打胜了宋军先锋到彦之的偏将萧欣,夺着了彭城州。谢晦好不快活,复上表要挟宋王,语多狂悖。 其实谢晦那时还没有知道檀道济已做了统帅,不日便至。以为道济与他是昔日同谋废立的人,宋主当然不去用他。哪知道济大军一到,谢晦得了细作报知,不觉惊慌失措。 原来他最怕道济的勇决善识。这日两军接触,江心只见檀字军旗的战船,乘着东风,纵横江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