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总是不红 (第2/2页)
他心都要碎了。想想就好生气。远处突然升起几朵烟花,席桐牵着儿子跑去栏杆边看,笑声传来。孟峄和脑袋里幻想出来的未来女婿做了一番斗争,叹口气,看着妻子和儿子的背影,又笑了。 小家伙们长大成人,总要离开家的,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过二人世界了。*孟峄“不会对孟佳音发火”的自信随着时间流逝逐渐下降。普遍意义上来说。 他是一个耐性很好的人,ME的员工们都愿意和他谈事情,但这种耐性在孟佳音三岁时把水往热油锅里倒、四岁时骑滑板压了他电脑、五岁时把Lisa吵闹的狗崽子扔出门外、六岁时在她哥做的蛋糕里放毛毛虫被逮到的时刻岌岌可危。 但他在发飙前还能记得拦一下席桐,不让她上鸡毛掸子揍女儿。秦立建议:“你家闺女是精力太旺盛,就和Lisa以前一样,你不陪她玩,她就拆家,可以送她去学学跆拳道这样的运动。”夫妻俩觉得很有道理。 孟佳音比别的小朋友睡眠时间短,吃得更多却不胖,还在幼儿园里追打揪她辫子的小男生。幼儿园是在银城上的,班级有微信群,席桐三天两头就在群里被老师委婉点名,她和孟峄商量后,周六送孟佳音去学架子鼓,周日学柔道。 孟佳音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节奏的敏感,她哥弹钢琴,她在一边看,把节拍器关掉,她能准确地说出她哥弹的速度是100还是80。 肖邦有一首难度很高的《四季》,是十级曲子,右手每拍四个音,左手每拍三个音,席青律功夫不到家,弹的时候容易乱,她就负责纠正,后来陪她哥去上钢琴课,老师想收她,她下巴一抬,说没兴趣。 孟佳音喜欢拿筷子在厨房里敲锅碗瓢盆,听叮呤咣啷的响声,还喜欢坐在阳台上,面前放一杯她爸的威士忌。 看着夕阳一边弹电吉他一边唱《加州旅馆》,唱完了假装抿一口酒,她六岁时在幼儿园毕业典礼上弹吉他的视频被学生家长放到网上,还红了一把。席青律在学校里的外号是“翻糖小王子”他meimei则是“摇滚小公主” 席桐感觉自己家能出一个戈登·拉姆齐和一个窦靖童。学习方面孟峄和她管得松,两个孩子挺聪明的,也自觉,成绩虽不拔尖。 但人缘特别好。这种情况下,席桐不得不承认金钱的重要性,它是一种获得自由的工具,能给人选择的权利,假使ME倒闭了。家里靠她当记者写稿子赚生活费。 那她肯定得让孩子天天埋头写奥数题上补习班,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做到手抽筋,一切为高考这个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机会做准备。孟峄的公司不会留给孩子,他不想让他们像他一样劳累。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做父母的就由着他们去了。尽量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席青律比他妹大三岁,他妹上初中的时候。 他就去国外念高中了。兄妹俩感情很好,席青律老是觉得有毛头小子会把meimei拐跑,隔三差五要跟他妹视频。孟佳音长得像她爸,五官轮廓是一种冷冰冰的精致感,才十三岁,个子就蹿到一米六了。 右耳朵瞒着她妈打了三个钉,就这么背着吉他在大街上摇头晃脑地卖个艺,都有男生过来加微信,把孟峄弄得有点恼火。 但他相信女儿的眼光,普通男生她看不上,后来孟佳音长大了。吉他弹得少,小提琴拉得多,去了美国读茱莉亚音乐学院,进乐队当首席,自己也出摇滚唱片,总是不红,不过她也没压力。席青律在法国定居,偶尔请她来给自己的甜品店拉琴做广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