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便去了水月恫天 (第1/2页)
第119章 便去了水月恫天 虚竹煌煌然不敢抬头。哲宗瞧瞧他,问道:“段将军可听说什么‘北乔峰,南慕容,中石清’?”虚竹小心回道:“是,臣在江湖走动,听闻这三人是当今一流高手,在武林威名赫赫。” 哲宗怒道:“什么威名赫赫,丐帮帮众几十万。慕容一族图我之心不死。石清聚啸江湖,野心也不小,这三股势力实是我大宋心腹之患。”说完又问:“你是大将军,朕要清剿这三股势力,你说先剿谁好?”虚竹想了想,回道:“丐帮现今没有帮主,暂时不足为患,石清么,他虽然做了盟主,但依臣看,没有多少人真心服他。臣以为应当先收拾姑苏慕容,然后再各个击破。” 他说到这里,偷瞧一下哲宗脸色,接着再道:“其实这三股贼寇在皇上面前都是小蚂蚁,将他们一起踩死,那也只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哲宗面有欣慰,点头道:“刚才众说不一,朕听来听去,认为段爱卿的话倒有些见识。”然后问群臣:“你们说呢?”众臣齐声附和,高奏陛下圣明。 哲宗继续问道:“目前契丹即要来犯,你们认为谁可领兵抵御。”说着眼光转向虚竹,隐含期待。虚竹心里一惊。 虽然很想尝尝带军打仗的滋味,但不过是想想而已,何况现下自身难保,突然有了主意,忙上前一步道:“禀皇上,臣心中有个人选,认为最合适不过。”哲宗问道:“谁?” 虚竹磕头道:“但请皇上先饶了臣的过失,臣才好说。”哲宗不置可否,道:“朕命你说。”虚竹抬头瞧瞧,犹豫道:“谢皇上,臣推荐昔日威震边关的杨家将。” 此言一出,殿内个个吃惊,一片肃静。虚竹接着禀道:“杨家世代忠良,却被孟珍诬陷,皇上若为其昭雪,杨家必定感激圣恩,奋死报国。”哲宗眼光一亮,转而黯淡,叹道:“此话不错,杨家如今还有人么?” 虚竹举荐时已想好此节,当即回禀:“据臣所知,杨家遗有老弱妇孺,不过杨家女子一向骁勇,前朝便有杨门女将,现今当不会输于前朝。” 哲宗哦了一声,沉吟不语。臣中有人揣度圣意,出声道:“前朝使用杨家女将是当时形势所迫,如今皇上英明神武,派女将领兵,倒像我朝无人似的。” 虚竹反驳道:“也不尽然,契丹向来惧怕杨家威名,现下起用杨家,正显出皇上圣明,契丹多半会知难而退。”哲宗摆了摆手,道:“你们都有几分道理,首要应依段卿家所奏,为杨家昭雪正名,以慰天下忠义之心。” 接着向虚竹问明杨家后人下落,即刻颁旨准其举家归乡,令礼部为杨家建立忠孝祠,在圣旨中说了许多抚恤之辞。 虚竹见哲宗没有再提杨家女将,心惊不已,恐怕摊派到自己头上,好在哲宗只说他明日沐浴斋食,祭天祈福,令众臣再用心想想,抗敌大计以后再议。 退朝以后,白猪凑到虚竹身边,笑着奉承:“皇上对兄弟赞赏有加,不日必赋重任,可喜可贺!”虚竹客气着为薛蟠之事格外多谢了几句。 白猪突然惊讶:“兄弟面色不佳,莫非身有暗疾?哥哥我略通医理,午后去府上看望,为兄弟把脉瞧瞧。” ***虚竹在途中愁肠百结,不是愁抗敌大计,而是愁身上的毒药。到了府门听到兵丁们的呵斥,下轿一看,门前站着一个乞丐和一个绿衣胖子,正是臭蜈蚣和癞蛤蟆。臭蜈蚣向虚竹嘿嘿一笑,而癞蛤蟆肚皮起伏,里面咕咕直叫。虚竹忙喝住士兵,将二人让进府内厅中。癞蛤蟆笑道:“白龙使,咱们该去办正经事了吧。” 虚竹慌道:“未禀明皇上,擅离职守是要砍头的。”癞蛤蟆阴森森道:“禀明皇上?他能给你豹胎易经丸的解药么?”虚竹陪笑道:“容我想个稳妥主意。” 臭蜈蚣叫道:“谁有好性子等你,莫让老子们动手。”虚竹听他一说,心念一动。双儿这时赶来,在外听到臭蜈蚣这声叫,闯进来护在虚竹身旁,惊唤一声公子,作势便要动手。虚竹拉住她,向癞蛤蟆和臭蜈蚣道:“两位前辈莫急,我看这样吧。皇上要去祭天,七天以后才会上朝,我们便如此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