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叫声平六横三 (第2/2页)
见此人,心觉缘起,愿为其师。” 方丈颇显意外,沉吟道:“也好!你既与此人有缘,便为他剃度吧!”说完和黑胖和尚匆匆离去,好像有什么急事。 缘根大为惊羡,口唤“师叔!”郑重地向二呆子道喜,说寺中以“玄、慧、虚、缘”排辈,二呆子以慧静为师,转眼比缘根大了一辈。 二呆子心下却一片茫然,不知是福是祸,但极为明白一件事:自己最好忘记曾经见过这黑胖和尚,更不要与任何人说起,在丽春院给喜凤开苞的恶和尚就是他! 午后,慧静在众弟子前为二呆子剃度。慧静神色阴沉,慢慢挥刀。二呆子看着发丝在眼前飘落,徒然生出了几分伤感。从此他有了一个比较像样的名字,那就是他的法号…“虚竹” 这时他才知道,这间比丽春院还大的佛堂竟是闻名天下的“少林寺”***那天以后,二呆子…也就是现下的虚竹,每日晨功晚课,念经颂佛,下课后跟着缘根在菜园里担水浇地,悠哉无忧,温饱不愁。 只不过长夜漫漫,难熬之至,有时抓着勃起的裆物难免想念丽春院。慧静从不向他传经布道,甚至很少相见。虚竹不以为意,暗觉好笑,知道和尚诳窑子自是大不应该,可是玩玩妓女也算不上伤天害理,总之不捅破这层窗户纸便是了。 平日里除了缘根,虚竹只与藏经阁扫地的老和尚最为亲近,隐隐觉出这个老和尚与悟痴和尚似有渊源。 一次与老和尚谈起了悟痴,老和尚的眼神一亮,似乎知道什么,却又隐而不说,听虚竹背诵悟痴常念的经文,老和尚笑道:“这段经文,你说得不全。” 接着随口念了一遍完整的经文,虚竹听了立时记住了大半。老和尚不禁奇怪,再念一遍,虚竹重述起来一字不差。老和尚暗自惊异道:“这位弟子虽无佛心,却与我佛易筋经有缘。” 光阴穿梭,过了一年。一日晨课完毕,方丈道:“近日俗家弟子传来讯息,玉罗刹李梦如要到大理与段氏为难。 段氏威镇天南,自不惧那女魔头,但恐在明处中敌暗算,我打算派弟子前去禀告段氏保定帝。段氏虽与我寺素有渊源,但我辈乃方外之人,不可轻易陷入俗世纷争,所以只前去通报罢。” 方丈说完巡视座下,吩咐道:“慧静,你带弟子走一趟吧。”慧静答应一声,散课后吩咐虚竹和另几个弟子收拾行装。 虚竹没想到慧静会带上自己出游,登时喜出望外,他在少林寺实在闷得紧,欢喜过后又忐忑不安,大理实是他的故乡。 次日,慧静带着虚竹等向方丈辞行,方丈郑重嘱咐:“李梦如手段狠辣,师承不详,功夫极其了得。你们此去千万当心!到了大理,可先去拈花寺会见黄眉僧人,凡事不可冒然出头。” 众人离开少林寺,走了二十多日,到了西南重地贵阳。当晚在客栈听说,此行正好赶上一桩大热闹。当地薛知府得了连襟关照,早要调到繁华之地应天府,不想突得重病卧床不起,寻医无数皆不得治。 一个过路道士进言,说不妨试试嫁女冲喜的法子。薛知府膝下恰有一女,此女深明事理,为了父亲病愈,哪有不从? 可心高气傲,不愿轻易许人,因此驻台张榜,比棋招亲。现下已经将近月满,无论老幼贵贱,比棋之人无不落败,明日若再无人胜出,便要当场掷绣球。虚竹听了此事,虽然好奇却只当耳旁风。次日继续赶路,经过城内繁华处,果见一幢高大花台,台下人头攒动。 虚竹等几个忍不住上前瞧热闹,慧静佯作呵斥,也禁不住驻足瞧去。台上一顶蒙着薄纱的花轿,轿前摆着一方白玉刻成的精美棋盘,一个气质不俗的儒雅秀才举棋沉吟。 而与他对弈的竟是一个未开脸的女童。虚竹挤到了台前,见那秀才下了一子后,女童扭头瞧着花轿,叫声“平六横三”花轿内传出弱弱女声:“平四横五” 女童闻言捏起一颗白子,下了一子。秀才思量半晌,接着又落下一子。女童又把这步棋的位置说了,轿内女声道:“平八横三”女童依言再落一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