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没有老茧 (第1/2页)
第12章 没有老茧 这军士是守卫河西都护府的,对内宅后院的事情并不清楚,于是便通禀了张管家。张管家听闻后反复回想府中并没有姓姜的家丁,他有些好奇便让军士将哪个老人领进后院的会客厅来。 这老人一进来见到张管家便激动地问询儿子所在,张管家便与他问起了详情,这才知道原来:这老人正是姜家兄弟的父亲,家在瓜州榆林窟,几天前的傍晚被一伙人把家中老小全部抓了去。 那伙人说是姜家兄弟在凉州城坏了他们的好事,拿了他们的定金却插手搭救了他们要抓的一个女人,他们为了报复便派人来到瓜州抓走了他的一家老小六口人。这还不算,临走时还点火烧了他家的房子。 这老人因为在邻居家下棋躲过了一劫。张管家听说他是姜家兄弟的父亲便又仔细地上下打量了起来这位老人:只见他头裹平巾帻,上身穿粗布圆领半臂衫,腰系宽带,下身穿胫衣裤。革带挂蔽膝,足蹬岐头履,满脸满身风尘仆仆的样子。 再细看样貌:四方脸,皮肤黝黑,卧蚕眉,凸目,高鼻梁大鼻头,阔口白牙,大耳,留长髯。此人虽相貌有些古怪可是还是要比那姜家兄弟周正了不少,起码眼神颇有些神采。 跟那哥俩好像没有几分相似之处。这老人诉说完事情的梗概已是老泪纵横,泪流满面。张管家边上下打量着他的表情变化,边静静地听完他的讲述后平静地问道:“瓜州离此好几百里,你是如何找到这河西都护府来的?” 那老人道:“这几年我那两个不孝子倒是积攒了些银两,幸好埋的严实才没有被他们发现,出事儿后我便取了出来。 听哪伙强盗们说两个不孝子在凉州,便使了些银子坐上了来凉州贩货的马车,昨晚才到了这凉州城。今天在城中打听才知道:我那两个不孝子前几天在城中闹市救了河西都护府的岚夫人,免遭惊马的踏伤。 还听说他们被带到了这河西都护府领取了不少赏银。再后来的去向就无人知晓了,都说是已经被留在了这府中,分了好差事做。” 张管家听完他的讲述觉得毫无破绽,便应道:“他二人是曾经来过府中,也领了不少的赏银,不过现在却不在府中了。 将军已经安排他们去赤水军中服役去了。你若是想找他们我可以派人领你去。”那老人吃惊道:“什么?去参军了?他们都三十好几了啊。好吧,那就烦请管家派个人帮我领路吧。” 张管家唤来一下人领了这老人出去,到赤水军城外的营地去找寻姜家兄弟。张管家看到他们走远这才来到了前面的河西都护府,找到了家主张敬德把此事简要的汇报了一遍。 那张敬德听完便直拍自己的脑门急道:“哎呀,坏了坏了,怎么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岚儿反复叮嘱我要飞鸽传书瓜州府衙,护他们家人的安危,那天下午看到这兄弟二人样貌、脾性厌恶可气,只顾着询问他们实情了,倒是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可如何是好?要是让岚儿知道了非得埋怨我不行。这可是六口人啊。” 张管家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还有这么一档事,原来夫人和将军早就知道吐蕃人要报复姜氏兄弟的家人,这样看来老爷的确是有愧于姜家人,不过他是个心思活络之人,马上想出了一计道:“老爷,莫急,小人倒有一计。” “你快快说来。”张敬德催促道。“一、老爷现在就飞鸽传书瓜州刺史,让他火速派人到榆林窟去查个清楚,看看是否真有此事。二、那老人是步行去城外军营的,我火速赶马车去将他追回来,先安稳住他,给他些补偿不让他把此事透露出去。 他要是把此事告诉了那两兄弟恐怕他们会翻脸,到处宣扬,这对老爷的声誉可是不好啊。”“嗯…你说得有理,哪就快些去吧。把他追回来后就直接带到衙门来见我。我要好好跟他商议一番。”张敬德道。 “是,老爷,那我这就去了。”张管家说完便急火火地奔后院喊人备车马去了。***等这张管家一走,张敬德便依计派人飞鸽传书瓜州刺史,让他火速派人到榆林窟把整件事去查个清楚,看看是否真如这姜家老人所说。 张管家把姜家老人接回来就已经是午时了,张敬德心怀歉疚便吩咐张管家先领着姜家老人去内府沐浴一番,再在客厅安排了酒席,为姜家老人压惊、接风洗尘。 在酒宴上张敬德不停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