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冤家[明]_第65章得叙佳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章得叙佳期 (第2/2页)

之见说:“请令师相见。”

    曰:“家师去买办果品香烛去了,有失迎候,请相公少坐。待小尼烹茶奉贡”焕之道:“宝庵自有道人,何劳亲去煮茶。”了凡道:“随家师挑着素品之类,因此不在。”

    焕之听见,止得他独自一个,心下又想起念头道:“明因寺杳无音信往来,若得他与我如此,做一帮手,必妥当矣”便笑道:“小师父,明因寺知客师父曾会过么?

    “了凡曰:“极相知的。”又曰:“师父可认字否?”曰:“经典上朝夕诵读,虽不广博,略略晓得几个。”焕之曰:“师父可曾见《玉簪记》么?”了凡知他挑他,故意说实不曾见。

    焕之笑曰:“可晓得潘必正与陈妙常的故事否?”了凡说:“他二人如今在阴司地狱里坐。”焕之说:“这不过小小风流,怎生便得下狱。”了凡道:“事虽然小,不知怎生得这般重罪。”

    焕之笑曰:“小师父,你可晓得情轻法重么?如今我与师父奈何要知法犯法了。”小尼说:“相公,我是没发的,说也没用。”焕之见他甚有情兴,便上前抱住要去亲嘴。

    小尼再三推阻道:“叫将起来,看你怎么。”焕之笑道:“你跷将起来,我便直入进去”放出气力,抱至幽室,扯下小衣,直抵其处。

    原来是半路出家的,且是熟溜得好。小尼道:“可恨你这恶少年,见了妇人便要如此。”焕之曰:“谁叫你生此好容之态,一时情兴勃然便要如此”两下津津有味,情不能舍。

    “约你明日可来得么”?了凡说:“明日王衙夫人在此诵经,后日初十也不能得,直至中秋二鼓,我掩上山门,你可悄地进来,我俟你便了。”焕之大喜道:“我如期有事与你商量,不可失约。”了凡曰:“不劳分付。”

    两下辞别,焕之洋洋得意而归,即思面谋知客之计。等得到了中秋当中,管理人等请他赏月,但见:关山一点,风月双清,碧海结其愁容,青天明其心事。华非蜡烛,方正可中庭。

    朗中明楼,五夜浑同间气。春秋异惑,夷夏同看。吃瓜子于桥头,劈莲房于水底。童唱新声之曲,婢传长恨之歌。俯仰松林,如行水藻。徘徊江槛,似濯冰壶。桂魄长生,梭女应态比色。

    巍楼高峙,嫦娥若不胜寒。未识古时,几经兴废。何知此后,照许悲欢。玉人歌舞,嬉残树稍之光。

    妾妇嗟夫,漫顾楼西之影。别怜儿女,会忆瑟樽。欲将丝络挽回,岂许槐阴障隔。自上弦而至生魄,未尝一夕废游。

    或畅饮而与清谈,何片时无友,守拙几同待兔,分身愿化为蟾。襟怀寂寞,几忘流连暮旦,酬酌酩酊,直欲稳睡中宵。焕之其意不在酒,便托辞曰:“前村有约赏月,必不可辞。诸兄尽兴待我,领彼盛情便来。”

    遂出了当中,一步步走到庵中。约莫二更时分,四顾无人,把门一推,是挂上的。心下不然,只听得起拴响,那门已扯开半扇。焕之捱身进去,随手拴上。

    见了凡素袂相迎,焕之在月光之下看他,比前日越加娇媚,做出许多爱慕之情。问:“二老人家可安寝了么?”了凡说:“他们心无挂念,此时熟睡之矣。看此月色,未忍撇他,与你月下谈心如何?”焕之曰:“最好。”

    了凡曰:“君年几何?那方人氏?姓甚名谁?有无妻室?”焕之曰:“我姓黄,名金色,别字焕之,年已二十一岁,徽州休宁人氏。聘妻左氏,尚未成婚。先收爱妾林苑花在家。十八岁上到本镇当内攻书。”了凡曰:“观君襟怀潇洒,态度风流,我欲从你为第三室,心下如何?”焕之大喜道:“难得爱卿一点真心,令我何福消受。当此月明之下,交拜立誓,慢慢蓄发归家,永为夫妇。”

    正是:乃今已订闺中妇,自后休敲月下门。二人立誓已毕,了凡曰:“以月为题,聊诗一首,以纪其事。”

    诗云:碧天云净展琉璃,三五良宵月色奇。轮满已过千世界,明宵尤讶一痕亏。向劳玉斧修轮影,愿借金风长桂枝。人对嫦娥同设誓,赏心端不负佳期。了凡持此诗到知客房以说他,知客起身不语。久之曰:“何偶有私,心原无染。”了凡曰:“倘有知心客,我愿为君图。”

    知客起索前诗,了凡据袖不与。固问其人,矢瞩客附耳细说其故。了凡曰:“莫非黄郎乎?”知客点首曰:“然。”了凡曰:“黄郎温柔如玉,尔真谓得所配矣。”遂出珍珠同心结二物,诗一首,奉与知客。

    诗曰:累累珍珠结,相将到大罗。知音频怅望,莫掷谢鲲梭。知客曰:“此从何来?”了凡曰:“尔心上人托我致意,向蒙慨允,愿结同心,得叙佳期,粉身以谢。”

    知客郝然笑曰:“某落发空门,何能为黄郎作儿女态那。”了凡曰:“尔未识人道之乐耳。倘饱其味,日拥黄郎不令归矣。”知客曰:“黄郎何足牵我方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