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簬出得意神情 (第2/2页)
,社团,扩地建楼计划工程,申请重点学校建设提名,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聊到校领导和院里的老师,一聊到他们,总归是避免不了的,要扯出些流言八卦。 而他们的私生活就如塔尖最上方的那颗明珠,放在那里,避不开走不过,总是会吸引着我们去一探究竟,成为我们酒桌上最有兴趣的话题。 这些个事儿,我们大一的主要是听,毕竟刚来学校没多久,也不知道个啥。主要还是得请这些个大四的前辈学长赐教一番,我们则在一旁附和提问,就像说相声的逗哏和捧哏,一唱一和间,倒也有趣的紧。 这位弥勒佛倒是很有见解和见识,他眼观八路耳听四方,也很会来事儿,人脉不错,听说的东西,先不管真假,倒是挺丰富,啥啥都能来上两句。 他说:“额咳,要说起这方面啊…还得老王来,啊…他能一直跟你从夜里喷儿到早上,啊…那真叫一个灯红酒绿,酒池rou林。” 这么说着,他目光围着圆桌扫视了一圈,看着有点喝迷糊了,大着舌头说道:“哦…老王今儿个没来啊…我说了咋回事儿。要不还轮不到我发言了。” 他打着酒嗝开始叙述起来,一旁有个尖嘴猴腮留着背头的学长,时不时的补上两嘴,纠正一下,一下子就使故事生动了起来。 由于我们都是一个院的,所以他们着重讲的,最了解的也是本院的老师和领导,其实当时我们还不认识老蔡,因为大一的时候只有辅导员没有班主任。 后来上了大二,老蔡才当上了我们班的班主任,那时候我们还只是当个故事去听,后来见了老蔡本人才将其对号入座。老蔡本名叫蔡德胜,听这名字就一股子那个年代的味道,他老家不在本省。 只是后来留在本地发展就扎了根。老蔡本科毕业于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读的北京工大,至于博士在哪念的他说他忘了,好像也是北京的哪个学校,这东西院里教学楼一楼的教师陈列板上有,想看资历的到时候自个看去。 现在是研究生导师,职称是副教授,学术上也算是小有成就。弥勒佛娓娓道来,倒是把老蔡的学术生涯说了个大概,说明他讲的东西也不全是胡诌的,应该有点根据。 据说,这个蔡德胜,在六七年前也算是学院里的风流人物,那个时候他才四十四五,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节点,而且才评上副教授的职称没多久,正是人生顶峰意气风发的时候。 要知道这个年龄能评上副教授的职称是极为难得殊为不易的事儿,多少大学讲师干到退休也没混个副教授,照着这个势头下去,五十岁之前转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虽然说老蔡这人呐,长得有点其貌不扬的,可架不住人家多金有才啊。 尤其是处于男人四十岁左右的黄金年龄,正是男人成1魅力最烈的时候,对女人的吸引力不可谓是不强烈。 而老蔡自个儿也不是啥专一的人,文化人嘛,花花肠子多,深知自身优渥条件的他,就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和学院里的一个已婚女老师搞上了。 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到老蔡这儿可好,变成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妈的,和那女老师搞得昏天暗地的,说到这里,弥勒佛学长叹了口气,伸出小拇指剔了剔牙,环顾一圈,然后用得出结论的肯定口吻惋惜道:“唉,这就叫吃了没有经验的亏,妈的。 毕竟这俩都是头一次搞婚外情嘛,被发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说完,他狠狠的抽了口烟,看我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露出得意的神情,就像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似的,倒是有几分卖弄口艺的天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