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万一出事 (第2/2页)
叫阵挑衅,将他手下部将一人赏一个铜钱,统统打发去阎王殿,保管叫他们兵败如山倒!” 张林氏喜上眉梢,口吻登时轻松了几分,之后的话,便都是绕着袁忠义的家事来谈,终于有了几分女儿待嫁的母亲样子。对这种场面,袁忠义早已经应付自如,谎话说得多了,就连自己也会渐渐相信。 如今他就是说梦话,也会认为自己真的是被魔教高手掳上山的可怜书童,自幼无父无母,孤身一人,只是天资聪颖,才跟着主家少爷学了不少东西。 至于奇遇带来的一身功力,在武林中实属正常。任何年纪轻轻便有一身强悍武功的,都必定会有一种以上的奇遇,要么运气好,要么编得好,要么两者皆然。 真正的名门高徒,在江湖上反而显得不够传奇,引不起什么兴趣。因此武林中也不乏本是高手弟子,却硬要编出一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好令自己更受欢迎的先例。 一番交谈,袁忠义大致摸清了张林氏的想法。那女人虽然城府很深,装神弄鬼惯了,真实想法并不那么容易猜到,但舐犊情深,终究还是在独生女张红菱身上露了破绽。 他露了一手强悍武功,张林氏的喜悦,并非真的打算让他乱军从中冒死去取敌军上将首级,而是想好了,要将张红菱托付出去。神婆仙姑,自己大都不信这些东西。 想靠天官庇佑来打胜仗,说给跟着造反的穷光蛋们听听还行,她要也当真,可活不到现在。贺仙澄推测,张林氏应该是做了两手准备。东侧江曲郡易守难攻,她将手下最后一个领兵打仗还过得去的将军安插在那儿,调拨粮草,驻扎近万守军,吸引尉迟狰的军力,来为芦郡拖延时间。 她并未将张道安的援军视作希望,她也知道,尉迟狰一直在搞小动作,不断挑拨蛮兵和大安之间的关系,张道安生性多疑,谨小慎微,绝不肯在滇州形势一片大好,眼看就能巩固一块地盘的情形下,贸然挥军北上。 她真正在等的,是约定八月十五会来芦郡与她密谈的另外一路人马。那便是从蜀州北部起兵,南下连战连捷,兵马早已对怒州虎视眈眈的另一路义军。 那一支人马的首领,名叫霍四方。霍四方的主力就在江曲郡北岸悄悄驻扎,船舶粮草一应俱全,八月十五的使者过来密谈,就将决定这一路大军是将东进江南,还是和张林氏两面夹击,把尉迟狰一部彻底消灭。 这一拨人马数量据说有三万之众,张林氏估计七折八扣,实际能上阵打仗的,怎么也有接近两万,这么一股力量,不管东进还是南下,尉迟狰绝对不敢坐视不理。 如此一来,芦郡的周旋空间,便大了不少。这便是她的第一手准备,而另一手,便是雪中送炭的袁忠义。张林氏一生忙碌,为的就是这个险些害她难产而死的独生女儿,张红菱。 张红菱的终身大事若不定下,她即便出战,也要瞻前顾后,平白多出一些杂念。如今既然大局已定,还有了私情在先,女婿的人选,横竖还算不错,她自然便要考虑,一旦自己战败,女儿应当如何逃难自保,隐姓埋名生存下去。 “依你的意思,张仙姑这就要将家产托孤了?”窗外夜色渐沉,据说霍四方的使者们提前到了,张林氏母女一同赶去接待,袁忠义才能得空与贺仙澄独处,商议几句。 张红菱的醋性实在太大,只要她在,贺仙澄身边无时无刻不跟着至少一个丫头,恨不得往她裤腰带上拴只会盯梢的母狗。 就这会儿只是聊聊,门外还有俩站着的,导致他们私谈都不敢大声,还要时不时弄出点动静,证明是在下棋,并没上床。“托孤未必,但想必会有一笔丰厚财产藏匿于某地,只给张红菱知道,万一出事,便是你们夫妻俩避祸的本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