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以及远深宮 (第2/2页)
动了心,时常寻机接近,或吟诗作对,或谈经论道,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妙萱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却也被周曜的才情和真诚所打动,一来二去,竟是在这紫霄观后山寻得一处幽静洞府,暗通款曲。奈何好梦易醒,今早周曜收到妙萱的传信,说是不日便要闭关静修,从此晨钟暮鼓,不问世事。 信笺上是她一如既往娟秀的字迹,只是在那字里行间,周曜却读出了一丝决绝之意,仿佛一柄无形的利刃,将两人之间的红线无情斩断,他今次上山,心中忐忑不安。 一来他欲在妙萱闭关前一睹芳容,探问其突然归隐之由,怎奈天不遂人愿,他在兰室门前久候,却只换得一声‘道友请回’,不得不黯然离去。 二来是因前几日与妙萱在后山幽会时,不慎被一位年幼道童撞见,虽然那道童似乎并未认出他们,周曜仍忧心忡忡,恐此事已传入观主耳中。 他此行是想探听虚实,若有风吹草动,也好及时设法周旋,以保妙萱清誉。这紫霄观的主持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道姑,法号“玄静”虽然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眉目间依旧带着几分清冷之色,不怒自威,依稀可见昔日倾城之姿。 玄静对周曜和妙萱的事早已心知肚明,却从未点破。今次见周曜过来,也只淡淡提点几句:“世事无常,人心难测,情之一字,最是难解,然檀越切莫妄自揣度,妙萱向来品行端正,清誉远扬。此举自有缘由,与檀越无关。” 周曜若有所思,缓缓点头:“道长教诲甚是,是我多虑了。”玄静望着周曜,眼中闪过一丝慈祥:“檀越乃是贵胄之后,想必深明大义,与我紫霄观也是有缘。 他日若有闲暇,不妨常来山中走走。”周曜连声称是。“时候不早了,”玄静望了眼窗外“山路崎岖,檀越还是尽早下山为好。”周曜闻言,连忙起身,作揖道别。两人别罢,他便步出大殿,穿过寂静的庭院。 此时夕阳西沉,暮色渐浓,山风拂过,松涛阵阵,却仿佛仍在耳边回荡着妙萱的轻声细语,周曜心中虽有不舍,但素来洒脱,既已无缘,便不再强求,他信步走出几重院落,正欲下山而去,忽觉一股强横之力自九天之上倾泻而下,震得山林间飞鸟四起。 紧接着,一声巨响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散…周曜心头一震,猛然抬头,循声望去,却见远处的山峰被暮色笼罩,看不真切,正欲细察四周,忽觉胸前一阵灼热,心中一凛,知晓胸前玉玦示警,便隔衣轻抚,确认无误。 这块温润的玉玦是jiejie十多年前所赠,彼时jiejie还未踏入深宫,她从未透露这玉的来历,只说万一哪天做弟弟的遇到什么危险,这玉也能示警一二,保住性命要紧。 当年年少无知的周曜并未将jiejie的话放在心上,只当作是jiejie爱护他的心意,直到八年前,jiejie即将入宫,周家举家踏青,却遭jianian人暗算。 一群黑衣死士如索命恶鬼般杀出,侍卫死伤惨重。混乱中他只记得母亲将他和jiejie紧紧护在身后,决绝的背影,一如那日渐沉重的暮色…jiejie紧紧握住他的手,带着他在那迷宫般的窄巷里七拐八绕,而那枚玉玦,便如指路明灯一般。 guntang灼人,指引着他们最终躲过追杀,得以幸存…待他们侥幸逃脱,再见到的,只有母亲冰冷的遗体。 自那以后,他对这枚玉玦便多了几分敬畏之心,此刻,感受到玉玦传来的阵阵灼热,那些深埋心底的记忆片段,再次浮上心头…当年jiejie的叮嘱,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以及远在深宫,不知jiejie是否安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