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丝毫不避让 (第2/2页)
明年初就要动工拆迁,但随着邻近城市陨石坠落,病毒爆发,城里突然涌来一大批难民,这项计划突然被推迟了。 原先的难民安置点设在市区内的体育场…近些年,疫情灾情频繁,国内的民众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觉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也都习惯了。 偶尔伸出手拉同胞一把,共渡难关也没啥可怕的。原以为和之前一样,最多个把月也就过去了。 但这次风声却传得越来越凶,越来越邪乎,什么异变、活尸、人咬人等等,越传越瘆人,官方出面辟谣整顿了好几次。 每当有所好转,却都被外界的消息和新闻,无情碾得粉碎,打得千疮百孔。这年头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想完全封锁消息已经是难如登天了。 没过多久,市政府突然将市区内的安置点全部挪到了城外郊区,这下可终于捅破了马蜂窝,以前那些捕风捉影的,真真假假的消息,这举动等于变相承认,落人口实了。 可谓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一下子,城区居民对外来灾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十八度大转弯。 以前念着同胞手足,能帮一把是一把,现在,则是有多远离多远,生怕挨到,沾上一点边,卫生部都宣布了。 这次病毒潜伏期具有不确定性,以前那些隔离期限,都不敢打包票有用了,而且一旦病变爆发起来只需要数十秒时间,不到一分钟,极为危险。从灾区来的民众,就此成了瘟神,人人避之不及。 安置点迁到旧城区以后,也不能不管啊,毕竟还担着干系呢,但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前多半是由医护人员维持秩序和管理。 后来还有军队介入,这次病毒来势汹汹,且多地集中爆发,各地调兵遣将,包括军队和医护人员都统一调配,控制和防护感染区都捉襟见肘,哪来的余力去管控什么安置点。 于是,这里成了谁也不想来,又不得不管的地方。市政府最初想把这摊子事丢给城管,城管的人听了当时就要撂挑子集体辞职,扬言要闹到上面去,为了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只得作罢,最后,有人提建议,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如从社会上招募。 因而又是一番折腾,说是从社会上招贤,最终工作人员们发现,大部分来的都是些要钱不要命的人,不过好歹算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给解决了,灾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从这天起。 他们的苦难才是真正来临了。***蓉城城郊东南,灾民安置区。位于区域东头的一家中等大小的店面,门口破旧的招牌上依稀能看出“川香菜馆”的字样。里面像是职工食堂一样。 整齐排列着八九张陈旧的长条桌子,以及配套的塑料凳子,四周墙壁斑驳,显得颇为寒酸,条件虽然简陋,但却打扫得整洁干净。 此时小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多半是中老年人,也有带着小孩的男女,年轻的比较少,他们人手拿着样式各异的搪瓷缸、不锈钢饭盒、塑料打包碗,面色麻木中带着愁苦。 等待着开饭时间,时不时瞟一眼街上那些拿着防暴棍,吊儿郎当来回巡逻的“黑皮”目光掠过一丝怒色。“快一点,马上到时间了!动作都麻利点儿!”小店内隔着后厨的门帘一掀。 随着清脆的脚步声,走出一名艳丽娇俏的少妇,鹅蛋脸,丹凤眼,挺直的鼻梁,柳眉淡扫,两手垫着湿毛巾端着一盆刚出锅的热菜,走到大厅放入饭菜保温灶内,抬起手背擦了一把额头细细的汗珠,脸颊上带着一抹动人的红晕,又指挥着帮厨人员陆续将所有的饭菜摆好,随即让他们开始给灾民们打饭盛菜。 之前在市区内,安置点每天都有市政府安排运送的盒饭,根本不需要灾民们cao心,现在被挪到了城外郊区,初期好几次等盒饭送过来都凉了。 还得自己想办法热,加上又陆续出了几次卫生问题,灾民们情绪很大闹了几次,最后,改为只运输食材,由灾民们派出代表,定点负责给大伙煮饭烧菜。 几千号人的伙食,安置点西头安排了两家,东头就这一家,另外,管理人员自己有另外的小食堂,这才相安无事。 忙活了半天,总算能歇口气了,少妇手当罗扇给自己扇了扇凉风,捋了一下耳鬓旁的发丝,带着红晕的脸庞愈发衬托她白皙如雪的皮肤,随着不断起伏的呼吸。 她修身的浅蓝色中袖针织衫下,高耸圆润的胸部更加突出了,哪怕外面还套着围裙,依然吸引了不少好色之徒的注目。 感受到那些猥琐的视线在自己胸前游移,她面色陡然一变,粉面含威,原本秀美的双眸顿时变得又呛又辣,丝毫不避让,迎上那些目光狠狠瞪了回去:“看什么看?还挺闲的是吧?!大老爷们儿有力气不如去应召入伍,早点把老家夺回来,省得在人家眼皮子跟前受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