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英雄台  (第3/3页)
的正是关于凝炼与极致的理解。    也就是在这里,唐劫才明白,原来极致的表现也有许多种,那真衍上师与明夜空所使,不过是其中一部分,在这镜壁上还刻着无数心得,仅是这关于极意的心得就有多种。    唐劫看得如痴如醉,许多原本不太明白的道理在往往都能找到答案。    有时甚至能找到不止一个答案。    这里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有时甚至有相互佐证与对垒之事。    比如在镜壁左下角部分就有一场争论,争论者更是如今洗月派最为赫赫有名的几位大人物。    先是萧别寒在上面写了一段关于兵道之论,认为兵既在道中,则当可天成,这天地间必然会有一柄真正的神兵,号令天下万兵。    接着就有人在下面接上。    “别寒师弟所言,师兄略有不同。兵本无识,贵在人主,岂有天生王将之说…李玄月。”    却是那玄月真君。    然后是又有几位修者在后面接话,有的支持萧别寒,有的支持李玄月。    最后却是凌霄掌尊结束了此场争论:    “兵在杀戮,人主杀伐。兵者人主,王将难觅。天下生死,终止人心…凌霄。”    这番话出后,争论辄止。    但是有关兵道的看法,依旧是各起纷纭。    那一刻看着镜壁上的字,唐劫突然心有所感。    他取出自己那金色短刃看了看,莫名间突然有了种感触,喃喃道:“兵在…天成。”    那金色短刃没有任何反应。    想了想,唐劫亦是摇头一笑,将金刃放了回去。    然后他继续看镜壁上的题字留言。    这些题字内容众多,又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有心得,有感悟,有论道,更有具体功法。    若有一一参祥,仅是理解还不够,更需实地检验。    所幸唐劫学过分神定心法。    这分神定心法与九黎心经中的十二秘漩有些相似,都是同时使用多种法术的一门诀奥。有所不同的是,十二秘漩走的是经脉路线,好比是在人体中创造两条道路,两种法术同时从两条路上驶过,从而不会产生碰撞。    分神定心法却是秉承了洗月派心念强大的特点,直接将心念分化,有些类似于左右互搏的能力,使心念双分而同时行双法,正因此要求法术本身就不能冲突,但同时也不象十二秘漩那样复杂麻烦,更加灵便好用。    这两种法门各有千秋,唐劫两者都会,联合施展下更是觉得妙用无穷。    从这天开始,唐劫便停在了这五百米英雄台上,每日瞻仰镜壁题字,习先人心得,悟前辈法术。    他可以一边读柳玉孟的养魂经论述,一边运转郑青彦的无极刀道。    也可以打坐时用鸿羽上人的双龙分水术,静卧时就转成了玉阳真人之明镜高悬法。    有时他会把镜壁上的题字大声念出来,字字铿锵,那是四九真言,颂念的同时,也不忘脚踩乱风步,体行浩然气。    有时他会拎着断肠刀在石台上一阵乱挥,时而凛冽,时而犀利,时而舒缓,时而顺畅。    那是将对这镜壁上无数前辈对刀剑之意的理解融于此刀中。    这镜壁上的心得太多,即便唐劫拥有分神定心法和十二秘漩,也很难将将所有心得一一领会,所有论述一一验证,所有秘法一一学习。    因此他最终只能择其要而学,擅其精而用。    这使他这段时间他进步神速。    尽管如此,唐劫却总觉得这种进步极为有限,好象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自己,难做突破,使他无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种更高层次与境界无关,只与他对术法和道的理解有关。    那便是极致!    他所追求的,是与明夜空的剑意一样的极致刀意,相比当初明夜空的一剑,所有的法术都显得黯淡无光。    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斩出那样的一刀来。    今天他依旧在高台上努力着。    断肠刀卷动风云,对着天际斩出一片苍茫。    若论气势之雄浑,今日之一刀比之当初唐劫上峰前已不知大了多少倍。    但是距离唐劫所设想的极致刀意却依然差了许多。    唐劫收刀,怔怔望着天空自语:“到底还差了什么?”    “也许只是差了一颗有去回无的心吧。”一个声音在唐劫身后响起。    —————    ps:灵气影响范围的计算的确应该是按体积算,我只写面积是因为这只是举例说明,无意义太过纠缠。当然,更本质的原因是我数学不好,球形计算公式已经彻底忘记,我只大致说明半径延伸的意义重大就可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