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尤其是冷兵器 (第1/2页)
第14章 尤其是冷兵器 来年新学期初的二月初八,收到了狄娇“送”来的256万,我此后暗中调查起了,关于狄娇真实死因的线索,自是更顾不上建什么群了。由曾建过的这个“潘家园”群,想起来用那250多万。 在大学放高利贷,时隔了半年多,我又上了建群的qq,结果发现因半年多没登录,号段吉利的这个qq号被系统收回了。 本来也没打算再建群,建群的qq号都没了,我也就不想再联系以前的群友了,不过由此我想到,现在能上的qq,只还有两个,都是用来参与sm交友和夫妻交友的,一个对应的是大学生的身份,一个对应的是研究生的身份。 现在已是研究生,我干脆弃用了网名“晨风”那个qq,将这个qq上的想保持联系的网友,比如于哥、淼姐,转到了网名“木木”的另一个qq上。 等于将两个网络身份合并为了一个。盼着狄娇之死能尽快立案调查,心里清楚最快也得暑假过后,我先忙活起了放高利贷的前期筹划。 主要是租了两套房子,那256万块钱,已花出去了十多万。我用88年的那张身份证,去银行存进去了200万,办了一张大客户网银卡,开通了支付模式的支付宝,在大学放高利贷的平台,这就算是搭建起来了。大学校园的高利贷,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往根上刨原因,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虚拟支付平台的普及,及跟这两者直接挂钩的网络消费,致使尚无收入的大学生,提前进入了透支消费,各种网络借贷趁机进入了校园。比如,支付宝推出的“校园日记” 就是为了吸引在校学生借贷。学生的钱是最好挣的,高利贷更是如此,没有相关的法规限制,大学校园的高利贷,不成普遍现象才叫奇怪呢。 我想到的在大学放高利的模式,是利用支付宝为借款、还款的平台,通过不见的网络方式,向本校的同学放高利贷,利息是月息五分,按月算利息,不带利滚利,通过网络提供借款凭证。 88年的我作为放贷老板,用不着公开出面,92年的我也不用公开出面,散发些小广告就行了。 法律规定,年息超过36%的借款,既属于是高利贷。现在各种的网络借贷,以手续费、滞纳金等方式,实际利息远超过了这个标准,比如多次被曝光的平安信贷,实际年利息超过了200%。月息五分不带利滚利的无抵押借款,绝对算是超级良心的高利贷,打出广告就有人抢着借。 我的这个创意投资,马上证明非常正确,在校园里散发了一圈小广告,没一个礼拜就借出去了50多万,这还是带有选择性地借的。 第二个礼拜,我收到了第一笔收益,借了一万块钱的一个学生,不到十天就全额换了款,我挣到了一千块钱的利息。起步顺利并有了经验,剩下的不到150万,我一周就全放了出去。 到了快放暑假的7月初,我翻出了那个“白鸟美衣”的手机号,时隔了快一年,又重新跟我的这个网络奴联系上了,与她成为了放校园高利贷的合作人。柳岩姐范儿的“白鸟美衣”真名是叫钱美伊。 在群里时说是二十四五岁,大学毕业不久刚参加工作,有了男友尚未结婚,实际是个三十来岁的已婚少妇,是在银行工作。 毕竟是大学在放高利贷,我出于稳妥开始就决定了,一直只用那200万放贷,通过收利息挣到的钱,从放贷的支付宝里转出来。 放在手里随挣随花。作为放贷平台的支付宝,是用88年的身份证开的,每个月要将十来万,转到用92年的身份证开的支付宝,有必要找个专业人士帮忙。 这个钱美伊是在银行上班,称得上是理想的合作伙伴,我跟她再次见了面,坦诚地说了想与她合作的项目。大学高利贷已经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