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离别的谢函 (第4/4页)
儿之后,他动手磨墨,提笔写字,将信中他觉得重要的部分以他自己才看得懂的暗语一一抄录下来,并再三确认抄录无误,才将那封信连同信封一起拿到烛火上点燃,然后看着它们被火焰吞噬,直到变成灰烬,再不存于世为止。 好了,他告诉自己,现在他只需静心等待,只要再等三天,等这回科举的殿试结果出来之后,便能确认那信中所写的预言内容是真或是假。 三天后,真假定真章! 杜绮玉只手托腮,一个人坐在凉亭里发着呆,整个人显得恹恹缩缩的,有气无力。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好像有人在她身旁坐了下来,她缓缓地转头看,原来是娘。 “娘。”她恹慵的出声唤道。 “绮玉,你是不是生病了?有哪里不舒服的,你告诉娘,娘去请叶大夫过来。”周氏一脸忧心的看着女儿柔声问道。 “娘,女儿没事。”杜绮玉摇摇头。 “没事的话怎么这段日子每天都见你这样没精神呢?”周氏说。 “不就是因为春困嘛。”杜绮玉随便找了个借口。 “春天早结束了,现在都夏天了,你真的没有生病吗?”周氏说着伸手探了探女儿的额头,又摸了摸她的手,就怕女儿自个儿病了却不知道。 见娘如此担忧,杜绮玉顿时充满了愧疚感,只得强迫自己提振精神的反手握住娘的手,然后对娘咧嘴一笑。“娘,女儿真的没事啦,你别担心。” “那你告诉娘你这阵子是怎么了,为何一直闷闷不乐的?”周氏认真的看着女儿。 杜绮玉知道自己若是不说出一个能让娘放心的理由,娘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她脑筋飞快的动着。 “娘,女儿好久没去秦山城了,女儿想去城里玩。”她嘟嘴道。 周氏闻言不禁笑了出来。“你这丫头说什么啊,你以前不是想去就缠着你爹,要他进城办事时顺便带你去吗?这回是怎么了,就为这么点小事你这阵子一直闷闷不乐的?这可不像你。” “女儿只是觉得自己应该长大懂事了,不该再给爹娘添麻烦。”杜绮玉认真道。 “傻丫头,让你爹顺路带你进城逛逛算什么麻烦啊?娘待会儿就去问问你爹,最近啥时要进城里去,娘陪你一块进城,刚好娘也有些东西要买。”周氏笑着说。 “真的吗?谢谢娘。”杜绮玉眉开眼笑的欢欣道。 “心情好了吧?” “嗯。”她用力的点头。 “真是个傻丫头,以后想做什么就告诉爹娘,别一个人闷在心里,人都闷坏了。” 母女俩又聊了一会儿,周氏见女儿的心情似乎真恢复以前的开朗后,终于放下心来,离开亭子去忙了。 见娘总算放心离去,杜绮玉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散去,同时不由自主的深深叹了口气。她提醒自己今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些,别再情绪外露了,免得徒惹爹娘为她忧心。 这阵子她的心情真的很不好,因为她的希望全落空了。 自从她决定要从上官擎宇那边下手,看是否能请他帮忙救杜家之后,她便一直充满了期待。从确认爹的确亲手将那封信交给上官擎宇之后,她便一直带着紧张、担忧与期盼的心情等待对方的反应,一天等过一天,一天紧张一分,一天失落一分,心情每天都处在起起伏伏与忐忑不安中。 依照她当初的想法,上官擎宇最快会在两三天内给她答复,但她也知道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上官擎宇不是个莽撞之人,即便信中内容再惊人,他也会先冷静思考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给她响应,所以信送出后过了几天仍没得到响应,她便按捺住性子慢慢地等候。 既然想过最快的答复时间,她当然也预设了最慢的响应时间,那时间便是她写在信中开头,今年科举殿试前三名榜单揭晓之后,因为一旦榜单揭晓便能证明她写的内容非虚。 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对于这年科举殿试的前三名,她可谓记忆深刻,因为那是上一世她被纳进李府后所听闻的第一件大事,状元郎徐进川被点驸马,榜眼锺又明和探花林修儒皆是黑马,原本皆是没没无闻之辈,试后却一举成名。 也因此,她对这个预言非常的有把握,更将它写在信中的开头,用以取信上官擎宇,但是为何她所预言的榜单都已从京城传遍全国了,连他们所处的这个秦岭镇也收到公告榜文好几个月了,她却仍迟迟等不到来自上官擎宇的任何响应呢? 她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上官擎宇恐怕压根儿就没拆开她写给他的那封信吧? 这几天她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愈想愈觉得只有这个可能性,愈想愈觉得自己真是太自以为是了,以为他救过她几回——不对,依照上官擎宇的意思,他也只救过她那么一回而已,说有几回完全是她自以为是的想法。 换句话说,从头到尾,上官擎宇都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丫鬟看待,是她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自以为他对她特别好,几次救了她,自以为她写给他的信他一定会看,自以为他看了信后一定会回过头来找她,然后答应帮她救杜家,这些根本全是她自个儿想象的自以为是。 至于她送出去的那封信,可能不知道被人扔到了哪个角落,或早被撕了丢了吧?毕竟一个住在乡下田庄丫鬟所写的信,哪个做主子的会真拆来看啊? 想通这个残忍的事实之后,她这几天才会这样情绪恹恹、有气无力的,因为太受打击了。 看样子她只能再想别的办法来救杜家。 想到这,她忍不住再次长叹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回到那个充满无能为力且无计可施的原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