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只有好了 (第1/2页)
第367章 只有好了 麦花太心急了,看到钱啥都忘了,引起一场哄堂大笑。“接下来是…采芹婶子,大牛叔,一共两万四…”春桃一个一个喊,台下的人一个个上,所有的村民全都拿到了应得的报酬。 每个人都是笑逐颜开,八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杨进宝的钱不是按照平时工资发的,是按照股份制。他把这一年所有的盈利全部算一块,每个人顶一股,这样算起来,村民拿到的钱比平时的工资要多得多。 这样可以调动所有工人的干劲跟积极性。这些钱整整发了一天,天黑的时候才全部结算完毕。晚上,整个娘娘山的人全都不睡觉了,也不喊炕了。因为男男女女都在数钱,乐得睡不着,看见钱,两口子谁还顾得上折腾? 顾得上喊炕?前半夜都在数钱,一遍一遍数,后半夜全村人家的灯还亮着。接下来,一个关键的问题出现了,就是钱该放在那儿?虽说杨进宝帮着大家联系了信用社,可山民们从前大多没见过存折,对信用社根本不信任。 这种情况下,有的男人建议女人将钱缝进被窝里。还有的女人建议男人将钱放进臭袜子里。钱装袜子里,万一有贼进来,没人会注意,谁会关心一双臭袜子?还有的人建议把钱放进瓦罐里,深埋在底下,啥时候需要再挖出来花。 有的人家一天将钱转移好几个地方,跟埋地雷似得,放这儿不放心,放哪儿还是不放心。四条街的人全都因为藏钱的问题发愁,苦思冥想,头发都愁掉了,最后,他们又一个个来问杨进宝:“进宝啊,钱到底该放哪儿?” 杨进宝苦苦一笑:“我已经跟大家联系了信用社,可你们却不存,刘主任等好几天,竟然没有一个人存,我有啥办法?”女人们又问:“存信用社里…放心?几万块换来一个红本本,万一他们昧了俺的钱,咋办?” 杨进宝知道这些人都是乡下土包子,没见过世面,只好跟他们解释:“信用社是国家开的,还能骗你们?绝对有信誉,我的钱都在信用社,那么大数目都不怕,你们怕个啥?只有存进信用社才安全,存家里招贼!” 经过他这么一解释,全村的人都想通了,于是开始寻找刘主任,可人家刘主任已经走了。于是,第二天大批的山民全都揣上钱去了县城,到信用社去存钱。一辆辆大马车排满了山道,熙熙攘攘,到县城把信用社的门都堵住了。 几万块可不是小数目,公公婆婆一起上,有的老人还扛着大缸子,给儿媳妇和儿子当保镖。站在信用社的门口,老人们抓着杠子提着菜刀,警惕地瞅着所有的路人,看谁都像贼。 ***大部分人的年终奖都是当天领走的,洪亮爹娘的钱,是杨进宝亲自送过去的。“朱叔,朱婶,你们在不在啊?”杨进宝走进朱家村洪亮爹娘家,扯开嗓子喊。 “谁呀?”朱木匠跟洪亮娘一起从屋门里探出了脑袋。大家都在饲养场里零钱,这两口子却在家发愁,因为他们没有在杨进宝的饲养场打工,也没上山修路。 瞧着别人一捆一捆抱钱回家,他俩眼气死了。“叔,婶子,我来给你俩送钱来了,白天在饲养场没看到你俩。”杨进宝笑眯眯说。“啊?进宝你这是…?我跟你婶子都没在饲养场打工啊?”朱木匠迷惑不解。 “叔,没打工的也有钱啊,因为我今天发工资,发的是顶身股。”“啊?啥叫顶身股?”朱木匠问。“就是根据咱们四个村人口的多少发,有一个算一个,都有钱。”杨进宝说。 “啥?不干活也有钱?”朱木匠两口子瞪大了眼。“是啊,只要是咱们娘娘山的群众,从小到老,都有。”杨进宝解释道。“苍天!进宝啊,你有俩遭钱没地方花了?”朱木匠惊讶不已。 杨进宝摇摇头:“是啊,我扔钱,行不行?叔!我的饲养场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四个村子所有山民的功劳。这些山民为我杨进宝付出了血汗,有老有小,所以我必须照顾他们的老小,您说是不是这理儿?” 杨进宝笑呵呵的,眨巴一下眼。“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不干活拿钱,我们心里有愧啊。”朱木匠还不好意思呢。前段时间,自己儿子洪亮刚刚祸害过杨进宝,人家不但没嫉恨,还以德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