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只说个起头 (第1/2页)
第28章 只说个起头 而且一想到他,就为自己那天在机场作的白日梦,感到好羞耻、好有罪恶,可是身体里却同时充满了难以压抑的兴奋,以致短短十天中,竟自慰了不下七、八次之多! 丈夫返台那天,我送完飞机回到家,收到方仁凯由纽泽西寄来的信。说他十分高兴我们巧遇相识、交谈。说很想跟我交个朋友,虽然信短短的,可是一手字迹却漂亮得让我着迷。 捧着信纸,我一读再读,心里暖呼呼的,当然,方仁凯没忘记再次把他办公厅的地址、电话给我。我也当晚回了封信。说我不善于写信,如果不会太打搅他的工作,可不可以直接跟他通电话? 三天后,估计他收到信,我拨了长途电话给他。隔着美洲大陆,两人聊了将近一小时,谈得非常愉快,而我们从此开启的“友谊”也就发展得愈来愈亲密,成为类似“神交”的灵魂伴侣。 一年之后,方仁凯来加州应另一家公司求材面晤时,我们才初次上了床、发生所谓超友谊的关系。 而那之前,我跟他还见过两次面,一次在加州,一回在纽约,但都因为某种缘故(我的月事刚来),两人没能作爱,只彼此拥抱在一起,接吻、爱抚。 驾车到太平洋边望海、和手牵手在中央公园散步。又过了半年,方仁凯举家迁来硅谷,在离我不远的公司上班,我们才终于成为情人,常常见面幽会、偷情。这就是我“初识”现任男友“”的全部经过。 ***在上一篇自白“初识”中我已交待过:“现任男友”方仁凯并非我的“现任”只因为朱莞葶在“小青的故事”里这么称呼他,所以姑且沿用下来,当作现在式来讲我这段跟他交往的过程。 我叫杨小青,生长在台北,自台湾中部某大学毕业,出国来美后,嫁给家里介绍认识的“现任丈夫”作了张家媳妇。 在美国已住过好几个地方,最后来到加州南湾的硅谷定居,由于丈夫是个生意人,常在台湾、美国、大陆、东南亚各处跑,经年不在家。 两个孩子也已长大,不再依赖母亲。我的日子变得愈来愈孤独,生活十分单调、乏味。就和单身女人一样,却又全无年轻女子多姿多彩的社交,虽然和丈夫结婚多年,但总是聚少离多、常不在一起,彼此感情也一直很淡薄。 从不曾恋爱的婚姻开始,除了尽义务生小孩,在床上履行妻子责任,才有过身体接触之外,两人跟本谈不上相爱。更别说什么“如胶似漆”的性生活了!多少年来,每当看见别的夫妻成双成对出入、情侣们卿卿我我、相伴相依,我就好羡慕他们。 尤其到了夜晚,想到热恋中的男女,正在所谓“月上树稍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中,享受彼此的温存、和相聚的喜悦时,我就会忍不住心中隐隐作痛。觉得好伤感、好难受。我一方面怨叹、疑问自己是不是嫁错了人。一方面也深深盼望,有朝一日,会遇到一个爱我、而我也爱的男人。不仅仅身体上享受男性的慰藉,心灵上也能获得真正的爱情滋润。这就是我和第一个“外遇”的男人、“前任男友”李桐,发生婚外情的心理背景。 (在自白的1…4里,我已写得更详尽,这儿就不再重复了。)***…我和“现任男友”方仁凯在旧金山机场偶然相遇,却直到一年半之后才与他初度发生性关系,反映了我跟李桐的婚外情变质之后,心中的迷惑与犹豫。 茫然面对生活里没有男人陪伴、感情毫无着落的日子,几乎不知如何自处。在极度低迷的情绪下,我充满了无助的失落感。(这段日子中发生的几桩事,以后有机会再写成自白。)与方仁凯认识之后,我们开始通信、电话来往。大多是他写信来,我再打电话给他。方仁凯的信,写得非常诚恳。令我十分鼓舞、安慰,也使我感触很深。 加上当时,我极需一个可交谈的朋友、和倾诉的对象。自然就热衷与他连络了。通过两次话、收到三封信后,我发现方仁凯由东岸寄信来,总要花三、五天才能收到,会等得好心焦。 而信上他讲的,又常是我们电话上已聊过的话题。于是就干脆把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