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看上去十几岁 (第2/2页)
时,早已烟瘾无法根除。每日只能活在飘渺的云烟之中,吞云吐雾,把一切顾虑和道德抛之于脑后。如果戒烟,那将比身处地狱还要熬煎痛苦。 两人总是在下班后的办公室,黄昏时分,光不敌黑夜的时候,阳光是蒙蒙的,天空是黯淡的,这种奇异的景象弗如寻常,像是在梦里才会有。交欢前,她会把窗户关好,窗帘拉上半边。 那窗户是绿色的,还有桌上那一大块绿色玻璃板。让人想到如果沉到水的深处是否也是这样,绿幽幽的,只有一点点微漠的阳光,不见天日,他也像沉到水底一样,明知是在堕落,但什么也不愿听,也不愿想,就这般任由没顶。*办公室内,梁笙翻阅着日占区的报刊。 果不其然,这份报纸把碧落刺杀近藤司令一事,称之为“又一起租界缔造的恐怖主义行动”目的在于摧毁中日友好关系,破坏大东亚共荣圈。 并且提出日本驻军应当对租界的反日活动采取应对措施,不过租界的报刊依然旗帜鲜明地支持碧落的举动。 但她隐隐约约感觉到,日本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过几天,不出意外传来了日本人收买租界报纸发行人的消息,这是他们惯用的招数。 除开一些地下报刊,租界的报刊大多都是由外国人当发行人,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以“洋旗报”的身份来宣传抗日。 但日方也能用金钱诱使这些外国人放弃发行人的职位,她的发行人也在几天后找上门来,是个叫做洛尔的法国人,她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梁,我要回法国了。”洛尔神色略带紧张地说道。她泡了杯茶,端到他的面前,不慌不忙问:“法国不是已经被德国占领了么?回去会不会有危险?”洛尔满头大汗。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条白丝手帕轻轻擦拭着脸上的汗,姿态优雅,试图维持名流的风度:“我听说德国人对法国的非犹太人还不算差,应该没事的,你不必担心。” 梁笙心知他既然要走,她也无法挽留,只能退而求其次问:“洛尔,你有没有能够接替你的发行人推荐?” 他念着和她多年来的交情,在回法国前还是提供了几个可靠的人选,梁笙在心里也没有多责怪他,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的本性。 况且中国的苦难与他无关,她决意先去拜访一位法国大使的夫人,这位夫人名唤阮燕容,原本是中国人,嫁人后入了法籍,在申城负责一个儿童收容所。梁笙记下那收容所的地址,去买了几盒她自己爱吃的点心,准备抽空上门去拜访。 ***梁笙叫了辆三轮车,那三轮车夫是个高大活泼的年轻人,穿一身短打,骑车很快,载着她从马路上驶入了一条僻静的街道,等到终于豁然开朗时。 她只瞧见一栋栋粉楼横排并立,楼下种着几棵矮树,零零星星几片小草坪上,好几个小孩子正在嬉闹,追逐着一只小小的球,笑着,撒着欢。 梁笙付过车钱,走到门口,和门房说明来意,那门房佝偻着背,闪进屋里,不过半晌就出来了。引着她进去,她一进会客室,就看到了那位大使夫人阮燕容,穿一件阴丹士林蓝布旗袍,眉眼十分和善。 两人握了握手,阮燕容便招呼她坐下。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姑娘从门外走进来,看上去不过十几岁,背后甩着一根乌黑的大辫子,面色红润。 她手里托着一张木案,案上是一只敦实的黄陶茶壶,几只小茶杯。小姑娘动作麻利地给两人倒了茶水,笑嘻嘻地推门走了。关于发行人一事,阮燕容答应得十分爽快,梁笙不免怔了一怔,微笑道:“夫人没有什么顾虑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