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在外処多年 (第1/2页)
第17章 在外処多年 真是事忙嫌日短,不觉又是上灯时候了,便交代老妈子安顿小孩子吃饭,自己走到花锦楼处,紫旒、志何已经在那里了。 志何见面之后,便塞过一卷钞票给雨堂,雨堂接过放在身边。陆续客到了,一席花酒,无非是酒rou叫嚣,不必多叙。且说雨堂得了志何一百元之后,次日便又赎了两件行头,料理清房钱,收拾好细软,将几件木器寄在紫旒书局里。 胡乱过了一天,便开发了老妈子,退了房子,带了儿子跟志何动身去了,临动身时,才写了一封信通知老婆,及告知山东收信地址。船到烟台之后,便起早兼程,赶到济南,一路上的盘费,都是志何报效的,自不必说。 到得济南,志何本有公馆在那里的,便一齐搬到萧公馆里去,安息一天,便去上院。那位陈护院,果然一见了面便极道契阔,答应了弄一个好差使,雨堂自是欢喜。 因为住在志何处不便,自己另外找了房子,把从前分寄在人家的木器家伙取些回来,自立门面,专等札子,谁知等了一个月,绝无消息,每上院又必见。 每见必面允给差,却只不动公事。雨堂不觉支持不祝正在无可生发的时候,忽然一天连接了两封江阴来信,知道丈母死了,不觉异想天开的生出一个筹款的法子来。要知是何法子,且听下回分解。 ***且说陈雨堂自从到了济南,守了一个多月,不曾得着差使,光景日见窘迫,又不便向人告贷露出穷相,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接了江阴两封信,说是丈母死了,心中越觉闷闷不乐。 拿着两封信,躺在烟榻上,发了一会烟迷,朦胧之间,仿佛入梦,说是家中死了人了,及至看那死人时,正是自己老婆,不觉一惊而醒。提起烟枪吸了两口。 忽然心中一动,想出一条计策来。取过纸笔,起了一个稿子,然后叫家人到外面去叫一个刻字匠来,叫他拿了这稿子去照刻。看官,你道他刻的是什么?原来是刻讣帖。 然而天下事,那里有死了丈母女婿刻讣开丧的道理?谁知他刻的不是他丈母的讣帖,却是他老婆的讣帖。只因穷极无聊,便异想天开撒这么一个大谎,只说死了老婆,遍处散出讣帖,定日受吊。 他是在山东三四代的人,所有官场绅土,那一家、那一个不相识?这一散起来,却也散了二三百份出去。人家得了他的讣帖,不免便送奠礼,也有送幛的,也有送联的,也有送钱的。 到了受吊那天,便居然设起孝堂来,把个十岁孩子披了粗麻,扮成孝子,胡闹了一天,倒也有好些人来叩奠的。 这么一混,那位护院陈中丞,倒送了二百吊京钱的楮金,连各寅僚的,差不多收了三百吊大钱,被他捱过了一个穷关头。 还拣了一轴幛子,换了几个字及上下款,寄到江阴去挽他的丈母,恰好这件事情闹了之后,陈护院连下了两个札子,委他一个本辕文案、一个官书局督办的差使。丽堂奉札之下,不免趋辕谢委,一面拜同事,一面择日到差。 且说第四回书中所表的抚辕文案田仰方,他本是山东的一个老候补,他当日以通判到山东时,现在的护院陈蕙裳还是个知县,彼此本是相好。陈护院这回接印之后,自然照旧留差。喜得这护院是个风流倜傥人物,所有一切旧友。 莫不略分言情的,所以差使格外好当,上下之情也易于通达,并无壅蔽之虞。这也是他的长处。田仰方本是个豪侠之士,最欢喜应酬,因此护院越发和他共得来,这一天看见雨堂拜片,知道又添了个同事了。 并且也是老朋友,因此动了请客之念,定了日子,就在芙蓉巷本公馆里摆起宴来。一共摆了五席,所请的无非是红红儿的候补道府,内中有许多与我这书上无干的,就不去一一琐叙了。 内中请的第一个客,就是陈蕙裳中丞。所以这天的客,因为有他在内,都是恐怕落在护院后的,纷纷早到。 及至护院到时,一律还他僚属规矩,站班迎接,等到定席时候,护院自是当中第一位,却请了新委善后局提调萧志何及陈雨堂两个陪他,下余在两旁分排了四席。 护院入座之后,先交代说:“我们都是老朋友,断不可拘礼节,只管开怀畅饮。总要和十年前,我们在鹊华桥(济南冶游之地)玩笑一般才好。”众人领命,无不痛饮。 上过几道热炒之后,厨子捧了活鲤鱼上来,请示做法(济南风气如此)。护院道:“别人总欢喜一半醋溜,不是就红烧,一半总是清炖。我今天变个样儿,一半拿来炒片,一半做口汤喝罢。” 厨子领命下去,护院对志何、雨堂道:“你看他们都是静悄悄的,你两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