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紧要关头 (第2/2页)
,公孙大娘和二娘没有辜负中宗的期望,她们在中年后收养的二十个孤女如今在江湖上的名气直追她们当年,人称“七秀十三钗”她们无一不是色艺双修的绝佳女子。 无论是当今的达官贵人,还是各大门派的英年才俊,都以能一睹芳泽为荣。七秀坊也是这时候才定名的。 一时间,七秀坊成为与万花谷、长歌门齐名的大唐三大风雅之地。有关公孙氏的剑舞与故事有杜工部的诗为证: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杜甫如今公孙大娘和二娘早已不问世事,七秀坊已经完全交由七秀之首叶芷青管理。 七秀坊与别的门派不同,徒弟基本上是由七秀十三钗每年在江湖上救来的孤儿与被男人伤了心的年轻女子,而她们最痛恨的也是轻薄与薄情寡义的男子。 曾经日本遣唐使吕庵贤在七秀坊内醉酒闹事,被削去了耳根。回国后向天皇这样介绍:“唐朝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尤其是那个叫做七秀坊的地方,我以天照大神的名字发誓,那里的唐人女子真是无与伦比…” 叶芷青,现任七秀坊坊主,叶芷青乃是当年忆盈楼中“七秀”之首,与纯阳于睿,唐门唐怀智,并称天下三智,于睿精计略,唐怀智通遁甲,叶芷青读心术各名传天下。 唐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公孙大娘隐逸江湖,年轻的叶芷青出任七秀坊坊主。越明年,楼中“七秀”才艺武技名动江湖,忆盈楼遂改名七秀坊。 叶芷青眉目如画,温婉如玉,少年时便为武林前辈称道,歌舞技艺坊中一绝,武技非七秀最强,然公孙幽所以将七秀坊主之位传她,却另有原因。 秀坊七秀,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材,歌舞剑术,尽皆技艺非凡,然而担任七秀坊坊主之人,仅仅具有才华是完全不够的。 扬州七秀坊歌舞之技冠盖中华,声名远播,平日里访者云集,有江湖豪客,有一方巨富,有高人名士,也有朝中大员,更有外方人士,前来观赏歌舞之人庞多繁杂,江湖中人甚多,难免便有些言谈不和,纠纷琐事。 此等繁杂小事若无法得当处理,往往动辄便兴干戈,如此以来,对七秀来说却是得不偿失,七秀坊主,须得八面玲珑、应酬得宜才可,叶芷青正是这样的女子,她协助公孙大娘打理七秀已有数年,向无纰漏。 另有一桩,七秀坊中多是女子,公孙大娘却不愿她们受到一点委屈,故而要这接任之人除交际之手段之外,还需魄力有若男子,七秀之中,虽然待人处事圆满者有之,坚毅好强者有之,但两者皆有,且融合得恰到好处之人,唯有叶芷青一人。 她于温柔之中隐藏锋锐,虽圆滑隐忍,却非萎缩柔弱,紧要关头,往往有惊人之决断,故而将七秀交于叶芷青,公孙大娘很是放心。其后数年来,年轻的叶芷青所领的七秀坊在江湖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势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