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亦极诡异华丽 (第2/2页)
因何称作名字也?” 那狐仙遂道:“盖世间造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世间一切,具在不变之‘道’之内,此消彼生,生生不息,总量不变,盖乃质变,所谓轮回,便是总量不变,形式变化的过程,今朝为人,明朝为兽,后朝为仙,实为无因果之轮回,不以善上,不以恶下,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万物生灵因这生息之道,轮回不止,但究其根源,‘道’乃不变之物,不变之理,我虽有修为,终乃褪去横骨之兽,奥妙之理,一时半会说不清,望兄莫怪。” 涂山明又道::“凡修道之众,具是要从道法自然之中,夺造化为己用,或培神,或采补,或抟炼,小能以此增寿增智,大则有无上法力,呼风吸云,叱雷吒电,然道之内,一切总是个定数,你得的多,他便得的少,修道法门,归根结底,便是夺走本该属于轮回之中的灵气造化,尽数用到自己身上,如此,便扰乱了轮回,破坏了道法自然,故道要降下劫难,抹去修道之人的一切神通,重新放到轮回里去,盖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故修道之人,需受劫证道,方才能更进一步,修道八境界,除前三境外,俱以劫难之名命名。” 张洛问道:“如此说,修仙的人,尽是该天杀的强盗也?”涂山明笑道:“非也,万事有度,修道之行,若不超过一个度,道便不降下劫难与他,故修道境界,一开悟,二静行,三还真,具是以自持修行的三种状态而命名,无厄之前的修道者,具是小道,又因此三阶段修行具是自持,不必夺大块以补身,故道不降劫难与他。” 涂山明合上折扇,遂复道:“若修道之人得以自持,至将到无厄境前,便要遭逢无厄劫难,即无上苦厄,打坐不能入定,学决不能记忆,道法不能应验,祈禳不得眷顾,直至身死道销,便只有挺过此劫,方才来到无厄境界” “至于元境,大命,无心境界,亦俱是以劫难来命名的,其元境劫,即将极大方圆之内,即元境内一切生灵的苦难,俱化在受劫人身上,心神枯竭,身体煎熬,痛苦不堪,以至自戕。 其大命劫,乃是三灾五劫,天雷地火,百年无休之挫磨,便有一次挺不过去,便复身死道销,躲得过去,便是有大命数。 其无心劫,便是打去一切修为,重新来过,复历前番辛苦,三界之内有无心境界者,尚不出十个,就连我师父,亦不在此境界内。”张洛闻言叹道:“这舍弃前功之事,非有大觉悟者不能做到,那合道境界,莫非是以身合道也?” 那狐仙答道“正是,虽有此境界,亘古绝今,尚不知有谁人能达。”那一人一狐正自谈时,便听厅堂外脚步声隆而齐,待不多时,便见形貌似前般报礼单的仆从者,三人头前执礼开路,四人分在两侧侍候,另有二人抬着一顶朱紫漆抬椅,尽入门时,又见三人在后行走。 前簇后拥,进得小厅来,放下抬椅时,便显得那一室方圆甚促狭,但见那抬椅上之人挥了挥手,留了两个抬椅的,其余仆从,一发化作蛇身百腿鸟足的从龙之虫,具隐在抬椅上人袍底。 但见那端坐抬椅上之人华发垂肩,头顶之冠琉龙刻兽,折光溢彩,冠侧羽翼高展,若幻似影,不知是何珍金宝石打造,罕世难见。 面戴青铜质生双角的海龙面具,相传古时采珠疍民,祭祀海龙时,皆以此面具为傩戏,那面具做工极至考究,半遮面孔,显出那人青玉般琼鼻润唇,好似碧玉雕的女子,周身衣服,纷呈白,青,黑,蓝,金,紫六色,交杂相染,纹饰粲然,亦极诡异华丽,绝非凡间俗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