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世的情书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4/4页)

容貌标致动人,的气质十分高贵灵秀,看起来出身贵族世家。

    她有一只莹莹流转的凤眼,这只风格独特的明眸洗去她身上纤弱的气质,平添限英气。

    此刻,她正用这只眸子,楚楚可怜的凝视粗犷性格的项羽。

    少女忽然“哇呀”一声,哭了出来。

    “不要哭!不要哭!”项羽心乱的哄着。

    “你的左肩胛在流血。”少女哭得更伤心了。

    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她,她却在混乱中把剑插入他的肩膀,这岂不是恩将仇报吗?少女愈想愈难过,泪水落更凶了。

    项羽低头一看,她的剑果然牢牢插在他的肩胛上。

    “没关系,我把它拔出来就好了。”对一个力能拔山、才气盖世的大丈夫,这点伤不算不了什么,而且还一点知我都没有。

    “可是,你会很痛的…”少女连忙阻止他。

    她还记得小时候被鱼刺民到手臂的事,当娘把鱼刺从手臂里拔出来,她痛得几乎晕过去。

    何况,这不是一根鱼刺,而是一把剑。

    项羽马上伸手一挑,轻而易举的拔出了沾满血遗迹的长剑。

    少女见项羽哼一声都没有,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好勇敢哦。”她崇拜万分的望着他。

    她兴奋的说着,雪白的只手也不知不觉的抓住他的前襟。

    项羽露出羞涩腼腆的笑容。

    他喜欢她的手抓在他胸前的感觉,他喜欢她用这种眼光凝视着他,他甚至想再紧紧搂住纤细的腰身,可是,他不敢。

    项羽首次尝重叠了“不敢”的滋味。

    少女仔细的端详眼前这位高大健壮的陌生人。

    他相貌很粗犷、很性格,完全没有江南子弟的斯文俊逸。

    他的双眉浓得像两把黑色的短剑,眼睛大得吓人,炯炯有神的目光好像两把烈焰。

    他的眼睛…她总觉得他那只如火焰的双眼有点不寻常。

    她认真的探索着他的瞳眸----“啊---”少女发出一声惊诧。

    项羽傻傻的笑着,在她面前,他完全失去了平常的洒脱与骄纵。

    “我听爹爹说过,古时的贤君大舜也是重瞳子,莫非你是舜的子孙?”她爷起俏脸来问,那惊喜的神色十分惹人怜。

    “我姓项,名籍,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不是舜的后裔。”项羽老老实实的回答。

    听他如此正经八百的介绍着自己的身世,少女不禁噗哧笑了出来。

    她那只眸子笑得如同波光粼粼的太湖水,项羽又是一阵痴醉。

    “你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大将,楚王把项地封给你们,因此你们才会姓项啊。可是,说不定你真正的祖先确实是大舜,否则,项家为何世世代代都如此有名?你又怎会如舜一样是重瞳子?这大概都是因为舜积了太多功德,泽惠被及后代的缘故。”

    少女有条有理的分析着。

    现在,她更加确定眼前这位陌生人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不凡人物。

    “你知道我们家的历史?”项羽惊喜交加,情不自禁的握住她纤嫩的手。

    少女看来不过十四、五岁,秦始皇帝并灭六国、统一天下时,她也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娃。何以懂得这么多?

    少女盈盈一笑,一绺发丝飘掠她的唇畔,那模样妩媚极了。

    项羽全身都热了起来。天,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感如此燥热难受,他好想紧紧抱住她…

    “只要是楚国人,没有不知道项家的。”少女答道。

    “你也是楚国人?”项羽的眸中进射出慑人的精光。

    楚人是十分独特的一族,他们对故乡有着生死不渝的情感,就算死在外地,也要请道士将将魂魄引归回楚。

    楚国儿女浪漫深情,为了帮国,连生命都可不要。

    屈原如此,项羽的父亲及祖父也如此。

    有一天,项羽也要为帮国奉献…

    “虞姬…”

    几记呼唤惊醒了热血澎湃的项羽,他回头一看,只见一骑白马由远而迫跑了过来。

    “啊,我哥哥出来找我了。”少女轻盈的站了起来。

    “你要走了?”项羽恋恋不舍的望着她。

    “我明天再来找你玩。”她静静地望着他。

    她文静的模样和活泼的姿态一样讨人喜欢。

    他突然变成一个害怕玩伴爽约的小孩童。

    “我一定来。”她咬咬唇,明媚的眼睛盈动着水波般的柔情。

    接着,令项羽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事发生了---

    少女忽然低下头来,温泣的唇办在他额上印下了柔柔的一吻。

    “我是半个楚办。”她回一笑。

    少女步代轻盈的跑开了。

    湖绿色的衣裙在风中飘得好高。

    最后,白马瞄走了美丽的高贵的少女。

    项羽痴痴的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他的魂魄已被那轻柔的一吻勾走了…

    这是他的初吻。

    雨不知何时停了,受惊的黑马也不知何时跑回他身边。

    明天,明天就能再见到她。项羽焦灼的期待前天早点到来。然而,他如何也想不到,这一等,竟然足足等了四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