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后事如此 (第2/2页)
攒花费了大半,造成了很大长度上的铺张浪费。 而魏续帝的丧事一再强调能简则简、续帝在位时期从未大兴土木、也没有广纳妃嫔,一切比之其他皇帝都显得节俭,让他在后世又被百姓自发称作魏仁皇。第二是民间有一项“白布税” 是最令百姓们恐惧的,每当国君、太后、皇后和太子这些人薨逝的时候,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们需要购置白布为国君他们服丧,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嫁娶游乐,有的朝代甚至还规定多少时间之内民间不得食用荤腥。如果他们不在规定时间里着白布服丧。 就会被按罪处罚,可是白布价贵,而且许多穷苦的百姓、似乎连自己的一副棺材都买不起、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何谈再去买白布给皇帝皇后们服丧?但不买又不行。 官府日日派衙役们在村里巡查捉人。于是很多豪商大贾们瞅准时机就会疯狂囤积白布、在国丧期间涨价抛售,同当地的官府一道借机剥削压榨百姓。大行皇帝此举,的确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减轻了百姓们的许多负担。 旨意传到民间,百姓们哭泣不止、皆感念大行皇帝的恩德,他的皇后陶氏在八十多岁那年薨逝时,亦自请免除百姓们服丧之苦。 再后来的皇帝们竞相追捧续帝的做法。有了魏续帝开的这个头,从此,有魏一朝、从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民为官服丧的制度就被彻底取消了。 新帝下旨追封曾经抚养过续帝的陶贤妃…恪贤皇贵妃为太皇太后,正式迁她的棺椁到帝陵去,他是如是解释的:“君父在时就几度想要追封抚养过他的养母陶氏。 但祖母在世时候最谦逊体贴,始终不愿居功自傲,告诉君父一切以他生母刘氏为尊,不必顾及她。 君父犹豫徘徊几十载,既想要成全祖母身后的荣光,又唯恐违背了她的遗愿,最终竟没能办成此事。今孤即位,当替君父分忧。”实际上臣工们都知道,新帝此举不过是为了成全他外祖家的荣耀。 而不到二十岁的圣懿帝姬经历了丧父之痛,在恭恭敬敬地侍奉完了她父亲身后的最后一程之后,自请出宫去圣光寺为大行皇帝抄写经书用以供奉。新帝准了。 谁成想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圣懿帝姬却在佛像前薨了,那时已是隆冬。圣光寺高僧说道:“帝姬纯孝,感动圣佛,必是在佛前元化了。追随先帝而去,是去侍奉先帝了!帝姬薨逝那日,满寺池塘中莲花争先开放,香气扑鼻,便是预兆了! 圣懿帝姬是圣洁之人,必得前往西天极乐也。”帝姬似乎也早就预感到了自己的生命的逝去。 在死前留下一封遗书,说她做梦梦到了先帝,感慨先帝赐予自己颇多荣耀,实在是太过奢靡,自己不愿享受这些百姓的供奉,倘若可以的话,倒是不如追随父亲去了。 她还说,自己死后丧仪亦要一切从简,如果可以不办的话,那最好就不办了。既是在佛前元化,也不愿过多铺张浪费,成全她一片怜悯国家财力的心了。 宫里的太后和新帝听闻此事皆悲恸不已,尤其是太后,一年之内丧夫丧女,人也一下子憔悴了许多。圣懿帝姬的身后事的确没有大办,只请了圣光寺高僧在寺庙内为她诵经祈福。 而后就将放置着帝姬的棺椁安葬在了先帝的陵寝之内,不过她生前本就颇得她的君王哥哥宠爱,后事如此,亦无人觉得君主对她克扣小气,只道怕大办了反而引得太后触景伤情。于是从此,晏稷悟这个人就逐渐淡出了世人的目光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