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录_第39章胀鼓鼓天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胀鼓鼓天呐 (第1/2页)

    第39章 胀鼓鼓天呐

    临近午时,最是难受。只因雨水未干,山中潮湿,加之阳光曝晒,好似蒸笼般闷热难耐。

    兄弟三人割完一块地的苎麻,已被晒得浑身湿透,将昨夜放在树下的苎麻与红薯搬到地里晾晒,三人躺在大树下,解开衣襟散热。

    洞里,孙氏与周慧做好午饭,招呼兄弟三人去吃,红薯,粟米,熊rou汤,还有一只冒着油光,被烤得吱吱作响的熊腿,有盐麸木增加盐味,孙氏又去附近山岩上摘了些野胡椒,那熊腿更加鲜香有人。

    兄弟三人还未走到洞开,就有rou香扑鼻而来。“开饭了,开饭了。”二虎急匆匆地往里跑去,他饿的饥肠辘辘,走路都有点飘了。捧着准岳母孙氏端来的一碗香喷喷粟米,二虎一屁股坐下,cao起筷子就要吃。

    “你大哥还未吃呢,急什么?”周慧呵斥小儿子“平日里先生教你的礼数都忘哪去了?”二虎嘴巴张着,粟米饭都快扒进口中,又不得不闭上,道:“阿娘,人家肚子饿嘛。”那模样,嘴角一撇,委屈得快哭出了。

    到底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陈湛非走在后头,摆手道:“二虎年幼,还在长身体,方才地里收割苎麻出了不少力,且先吃无妨。”他坐到周慧身边,接过她端来的碗,道:“在这山里。

    就不必讲那么多规矩。二虎,快吃吧。rou这么多,管你饱。”二虎委屈巴巴的眼睛瞬间笑开了花,一边点头道谢,一边大口扒拉粟米塞入口中。这新收的粟米,吃起来就是香,就是壳比较多,吃着口感不佳。孙氏和周慧也无奈,毕竟不在村中,没有舂米去壳的工具。

    二人只能将粟米穗置与石块之上,用木棒反复轻轻敲打,然后将脱下的壳吹走,最后捧入瓦罐中焖煮。每人一碗粟米饭,分量不多。故而还煮了番薯。

    周慧孙氏一人一个,三兄弟每人两个。烤好的熊腿rou用镰刀割下小块,伴着盐麸木和烤熟的野胡椒,盛在碗里。十分下饭。

    剩下的熊腿被陈湛非劈成两块,分给两个弟弟啃,周慧见状,问道:“湛非,那骨头上rou还多,你怎不给自己一份?”陈湛非笑道:“阿娘,我昨夜就吃了不少。

    再吃就觉着腻了。大虎二虎是弟弟,我作为兄长,自然要替阿爹照顾好他们。”孙氏道:“哎呀,湛非如此懂事,不愧是考了功名的读书人。大嫂有这般孝顺懂事的儿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嗯嗯…都说长兄如父,大哥对我们太好了。二虎也要勤读苦学,日后考上功名。”

    “就是,大虎还要跟大哥学武,日后鞑子来犯,杀他个片甲不留。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周慧微嗔道:“快些吃吧。

    瞅你们这样子,满嘴流油,还说要学湛非,却不像他那般斯文。”陈湛非笑了笑,没有说话。独自走出洞,去到溪水边,捧起清冽的溪水灌入口中,又洗了把脸。割完苎麻,几人并未急着回家。

    而是cao起镰刀,将旱地周边的杂草,灌木割来,连着玉米秸秆,堆在地里,引火点燃。这是山里农户常使的肥地法子。若懒得肥地,下季再种,庄稼必会减产。

    用人畜之粪更佳。申时一刻,陈湛非叫二弟牵马,先将两筐玉米和两袋子粟米驮回家中。再来时,将水牛一同牵来,余下的粮食和两百多斤的黑熊,一趟便能运完。大虎运粮食回家,二虎被吩咐与孙氏去她家的地里割草烧灰。

    如此,这片坡地,又只剩周慧与长子。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周慧坐在树下,朝光着膀子一个劲割茅草的养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