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闲游_第49章这里不涨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这里不涨价 (第2/2页)

哲此行,一来是此案中出现了可能的武功高手,自是需要他们几人赶来弹压缉捕,二来是监督一干地方官吏是否有所轻忽,三则是要追踪那十二万两银子的去向,以防有人依此谋乱。

    十二万银子对于大宁朝廷来说不算什么,即便是南疆这般在朝中大佬眼里称得上穷困边鄙的省份,前脚十二万两刚被盗走,后脚按察副使就又从布政使衙门里提了十二万两积余顺路押送过来办完了赈灾事宜。

    然而朝廷眼里的一颗沙,落到民间便是一座山,以陈哲所知,公主卫这般冠绝天下的精锐,一卫五营两千铁骑战兵,一年所耗银两不过七万有余,换做北军中的普通一卫,一年人吃马嚼的也就万把两银子,十二万两足够在西北边地拉出四五个卫过万战兵了。

    待王念说完,陈哲思索片刻,最后又确认了一句:“你们查验了这竹山府所有能运十二万两银子出入的道路?”“是,沿途居民过往客商俱都询问过,连路上的车辙也都验看过了。”

    陈哲默默点头,突然没头没脑问道:“这竹山府中最值钱的珍宝或特产是什么?”王念一怔,轻轻挠了挠鬓角,迟疑道:“卑职往日并不在这竹山府履职,这些倒不是很清楚,不过青瑶族领地内盛产贝母、山兰、金线兰、虫草等名贵药材,也产些黄玉、青玉之类的硬玉。”

    “好的…我知道了。”陈哲打发走王念,吩咐他好生看管现场,自己等人过两日还是要去现场再看看的。

    待王念离开,陈哲回头便问叶素心:“贝母、山兰、金线兰、虫草这些药材价值几何?”叶素心稍稍一愣,不过转念一想便明白了陈哲的意思,摇头道:“若是按照汉地生药铺的价钱,贝母山兰大致是三钱到五钱银子一两,金线兰更贵些,往往要一两多些银子才能买上一两,虫草最贵,一两品相一般的虫草即可卖到四五两银子,若是上品,大概卖到十两银子一两也不稀奇。”

    陈哲摸着下巴:“若是将十二万两银子买成七百五十斤虫草,似乎带着也不是很方便?”叶素心道:“断无可能,上清宫手里管着全大宁六成的药材集散,便是如此,一年经手也不过三四百斤虫草,七百五十斤虫草够全大宁买卖一年,这小小竹山府里哪来那么多货源。”

    王桢儿醒悟两人所言真意,插口道:“原来你们是觉得那偷儿会在本地把银子花了换成货物运出去?那黄玉青玉呢?”

    陈哲摇摇头,药材他不懂,可作为一个豪门公子,玉料的行情他还是略知一二的:“西南这边产的青玉黄玉都是硬玉,在中原远不及白玉翠玉那些个软玉值钱,即便是十斤以上的极品大料,京中市价也不过是五六百两银子,按这般算来,十二万两的银子也要换成几千斤玉料用十几辆大车来装,在路上同样惹眼。”

    众人一齐思索了片刻,最终决定,出门去那繁华处的商铺之中打听一番,不料,出了客栈,几人没走多远,就在附近的一家绸缎铺子里听到了想要的信息:陈哲几人才踏进这家门派气派的绸缎铺,就听柜台前,两个青瑶女子正和汉人老板争执:“老板,你这素面茧绸怎么两个月不见,价钱就涨了四成?

    不是说好等今年新茧下来之后,你这批陈绸会打折清仓给我的么?”那老板苦笑道:“覃姑娘,你我也是五六年的老交情,若非意外,小老儿也不想如此…

    只是最近南边那几个洞都发了一笔横财,砸出来的银子把整个府城里的物价都抬上来了,我这里不涨价,那边厢卖盐卖米卖rou卖油的处处涨价,小老儿也是要过日子的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